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20 (第3/3页)
源匮乏而且缺乏纵深、人力也不算太充足的德国更加不利注1:比总量的话和美国这个巨无霸没法比,但那主要是因为美国人口远比德国多得多,只论工业与科技水平的话,当时的德国应该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尽管优势远没有很多德粉所言的那么大,尤其是在无线电等很多重要部门德国反而不如英美,综合考虑的话,最多也就比美国强10%、比英国强5%。其实当时因为西方各国之间科技交流很多,因此列强的工业与科技水平的差距普遍很小,只有不属于西方世界、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技术封锁的苏联和日本例外第三百七十七章国情决定战术苏联人同样不想学习装甲骑兵战术,但却是基于苏联规模世界第二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与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他们认为在年产一万辆乃至更多坦克的强大产能支持下,装甲战术如果设计得过于精细,反而会增大指挥与配合的难度,与之相比,“简单的战术+恐怖的数量”更加符合苏联的建军思想与重视装甲战术的德苏两国相比,美英法意四国的重视程度明显差了很多,研究了一年多都没得出明确的结论,那时二战都已经开打了。而相对来说,工业基础不足、战场也都是基建极差的烂地的日军倒是最适合学习装甲骑兵战术的,而日本的决策层也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但是日本此时原有的一千多辆战车已经几乎损失殆尽,虽然因为和海军方面当初达成的秘密协议,国内战车的产能远远超过历史同期,但要想再生产出足够的数量并形成战斗力依然需要一段时间,尤其鬼子还因为之前战斗中的不佳表现而对坦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等到新型战车投产后,生产线必然还得重新调整,于是就更慢了,而已经转入全面反攻的中**民却是绝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的。。装甲骑兵战术的各种问题连外国人都看到了,马仲英自己当然也不会意识不到,当初他提出这一战术的时候就对胡卫东说过这种战术也就在一段时期内作用较大,只要中国完成工业化(注1)、甚至只是初步的工业化(第二产业的总产值超过第一产业总产值3倍以上),这种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