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秘史(更新至600章)_分卷阅读25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9 (第1/5页)

    的管理上级还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万机,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而已,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统一后命名的,在统一之前有无这一官职无从考证,但无论有无,肯定有一种机构专管宫廷的土木建筑工程,至于这一机构名称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说其“穿三泉”,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有人认为,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书中提到的“三泉”无外乎人们经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类,据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二百一十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七十二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秦始皇自十三岁即位就开始为他在骊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各地征发了十万多人继续修建,直到他五十岁死去,共修了三十七年,秦始皇名政,儿子即位后叫秦二世。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挖至泉水之下,然后用铜汁浇铸加固,墓宫中修建了宫殿楼阁和百官相见的位次,放满了奇珍异宝,为了防范盗窃,墓室内设有一触即发的暗箭,墓室弯顶上饰有宝石明珠,象征着天体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灌输了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浮着金制的野鸡,墓室内点燃着用鲸油制成的“长明灯”,陵墓周围布置了巨型兵马俑阵,陵墓的设计,处处体现了这位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暴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死后两个月,尸体运回咸阳,举行丧葬仪式,入葬时,秦二世胡亥下令,将秦始皇的宫女一律殉葬,修造陵墓的工匠也一律殉葬墓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