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4 (第2/3页)
样的地方,书中人张方明是在用实实在在的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一路走过来,靠的都是他自己的本事,这样的张方明,虽前身是个纨绔,行事中也有些不按牌理出牌的邪气,但纵观他的处事,却是始终都透着一种男儿生于天地间,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担当的,这可比什么张生之流要引人敬佩多矣,甚至是他身上的那种亦邪亦正的独特魅力,当真是叫人很难不喜欢他。这也是胤祥首次如此喜爱甚至可以说是欣赏一个书中角色,对于张方明的未来,或者说对于这本书后面的情节,他也是充满了一种甘甜滋味的期待的。而这本书的又一个殊为难得的亮点,就是对于科考的内容,它没有一笔带过,而是举出了一些题目,并附上了张方明是如何思考如何答题的过程,让胤祥这个读者对于张方明的科举有了更深入的带入感,这也使得他在之后,张方明博得县试府试头筹的时候,情绪更加的热血激动,简单来说就是爽到了。同时,作为内行人,胤祥还发现,书中提及的这些科举题目,都很有科举深度,哪怕直接拿去做科举题目,也是完全够格的,且张方明对于题目的解读,往往会有许多新颖的角度,让人读之会有一种恍然大悟、还可以如此的受启发感。这样的触动,固然是让他对张方明的才智和眼界有了一种佩服认同之感,但胤祥也明白,这书终究是人写出来的,张方明的才智,恐怕也要取决于写书人的才学。所以,这些都是小四嫂写得?!那小四嫂的才学……岂不是去科举都可以了?胤祥着实被这个推测给惊了一下,虽然有生之年中,他也是见过不少才女的,但这种能打进士大夫圈里的才学,和那种风花雪月的才华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若说风花雪月的才华带来的是惊艳感,那么如胤祥猜测的那般才学,带来的就是震撼中夹杂着些敬佩的感觉了。不过旋即,胤祥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些题目,不会是四哥出题并作答的吧,这个猜想显然要更让胤祥信服一些。这么想着,胤祥也就问了,“四哥,这书中的科考题目,可是出自四哥之手?”由于胤禛之前还在专注于公文,所以胤祥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