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7 (第2/3页)
汉朝察举制,也就是由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可再往后过度一段时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阶级势大,就回到了士卿士禄制度,官员任免一度是只看门第出身,也就造成了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到了隋朝,仍旧如此。甚至于士族发展到如今地位更是根深蒂固,不然怎么会有四大门阀一说呢。可以说士族阶级在很大程度上把持着天下,寒门子弟不说入仕,就是如今普通百姓读书就不是一件易事。可若是帝杨广如今开创这种科举制度,直接从寒门中选择人才入仕,这根本就是旨在打破士族垄断的局面,进而制约士族,掣肘他们原有的无上特权,这跟挖他们祖坟又有什么区别?这么一来,他们的祖坟都被人给挖了,他们还能袖手旁观?还能不上手阻止?还能不心生不满?可以说这科举制度一出,帝杨广已经引起了全天下士族的注意。还不是好的那种。所以杨玄感才会说帝杨广和太子昭这是在自掘坟墓,嫌自己死得不够快。他们父子俩日子过得不会好,杨玄感就开心了。如果不是碍着现在他还在守孝,不能露出乐颜,杨玄感早就仰天大笑了,饶是如此他眼中还是带上了掩盖不住的笑意:“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我现在可算是见识到了。”或许都不用他们出手,太子昭就已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帝杨广他们不敢去硬碰,可在科举制度中推波助澜的太子昭,就成为了那个“软柿子”,不捏一捏都不起他们被觊觎的祖坟(……)。还真别说,杨玄感的想法是对的。帝杨广提出的科举制度,对士族们来说不啻于挖他们祖坟。——总跟人家祖坟过不去是咋回事?换个说法就是不啻于在耳中炸了个春雷,是没把他们炸的里嫩外焦,可却是让他们灰头土脸,整个人能从头发丝黑到鞋面的那种。往前士族中间因资源相互倾轧,可这次他们态度难得的达成了一致。一致对外。帝杨广想要从他们嘴里夺食,那还得看他们答不答应。就算帝杨广表现出一副心意已决的模样,士族们也有千百种方法来应对,光拿其中一种来说吧,这帝杨广提出了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