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40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04 (第3/3页)

着只要不是被专门的燃烧弹打中,以之为材料生产出来的飞机基本上是烧不起来的,这就令其最大的弱点基本得到了弥补,毕竟二战时期飞机所用的铝合金若被燃烧弹击中后同样是会烧起来的,硬化泡桐木最大的弱点也只是与航空铝合金一样,这本身就已经是相当大的优势了。

早在轰-1设计之初,胡卫东就考虑到中国机场数量严重不足,而对其续航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但依靠着无比轻盈的机身和不断更新换代的发动机,轰-1在这方面足以令其满意,超过3000公里的最大航程令其甚至可以在轰炸了日本东京之后、油箱里还有足够返航的燃油,而这也正是胡卫东有信心逼迫日本当局让步的最大底牌……

由于每僵持一天都意味着人财物力巨大的消耗,因此第一批6架轰-1出厂后胡卫东就开始准备这次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堪称空前的超远程空袭了,虽然空军现役的战斗机中没有任何一种机型能够为轰-1这次超出其作战半径的轰炸任务护航,但6架轰-1的安全却不必担心,飞行员们只需在靠近城市之前就升到高空,日军现役的战斗机和高射炮便都够不着了……

诚然,在12000米的高空投弹,那精度肯定是一塌糊涂,不过这6架轰炸机却并不需要进行精确轰炸,飞行员们只要能够保证将每架飞机上携带的1吨(为防万一,初次任务减少了携带量,后来实践证明燃油完全够用,载弹量便恢复到了设计中的2吨。)燃烧弹丢到日本东京市区范围之内就行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而6架轰炸机虽然少了点,但是日式建筑防火能力极差,日本也缺乏现代化的灭火器材,火势一旦蔓延开来,破坏力要比6吨炸弹本身大得多。至于选择白天高空投弹而非像历史上美国火烧东京那样选择夜间低空(相对来说)投弹,主要是担心第一次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的飞行员们找不到目标,毕竟这种以日本民居为轰炸目标的特殊攻击确实是反人道的,虽然中国的报复理直气壮,但如果强求日共的同志在地面上做标记引路的话,人家感情上肯定还是难以接受,万一有人想不开叛变了,那损失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