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球跑(3) (第2/9页)
晃脖子,认真时用笔支着下巴,眼睛很认真地注视着讲话人,像难得认真听课的调皮学生。
面试结束后,他站起来,朝我伸出手说:“欢迎新伙伴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产品还很年轻,希望你能在这里学到你想要的。”
握一握手,拍拍肩膀,会议室门邦地被推开,一个年轻小伙子探头进来问:“老大,结束了?中午吃啥?”
面试这招,直到现在他还在用。除却必要的交际,他很少公开抛头露面,来应聘的多半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也绝对想不到大老板就装成实习生坐在面试官后头。
入职之后才知道创业公司的艰难,什么都是从零开始。何况这种新兴的东西,国内都没有石头给你摸,国情不同又不能照搬国外,全凭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过河。研发产品天天吵,拍桌子吹胡子瞪眼睛,开完会文件飞一地,各自喘着气脸红脖子粗回工位。
我当时其实待了半个月就提请辞职,直接在微信上跟孙耀说的。他态度很好,他对任何人都真的很好很好,哪怕后来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有些员工也离开了公司,但依旧对他保持很高的评价。剩下没离开的员工就一直跟着他干,大概现在都成了公司骨干吧。
他问我离职的原因,我说产品基本的框架逻辑都没有,各部门(其实几乎每个部门只有一两个人)也沟通不畅,我觉得我不适合在创业公司。
他说,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听听你对公司的建议,各方面的都好。这样,这周你约个时间,我们聊聊,就当我个人给你的离职送别。
这场谈话使我决心留下来。孙耀,有时候你得庆幸他是个好人,因为他太会亦假亦真地达成最终目的——我猜是亦假亦真,因为我不太相信天真到这种地步的人能摸爬滚打地创业。
其实业务上的事情我们聊得并不多,因为他脾气好得出奇,我所有破罐破摔吐槽公司的点他都点头称是,并且表示愿意放权给我做,他说:“没关系,创业公司就是要快速迭代的,我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所以你也不用着急,愿意的话,你可以发挥你的特长,我们配合做出调整完全没问题。”
这让一度听说“走出校门会遭到社会毒打”的我懵圈了。并且说完这话他就认真低头喝果汁,嫌人家牛排煎得不好,让厨子重做。
此时我从惊愕状态中回醒过来,诚惶诚恐问道:“老大,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他点点头。
“听说您是哈佛毕业,团队里也不乏各种大佬,甚至有知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