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06节 (第7/8页)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0-16 21:07:23~2022-10-17 22:49: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个圈圈 50瓶;paddy、喜欢银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4章 白雪清光休独对 珍卿回到达斯小镇半月, 完成了剩下的两篇论文。然后重读她收集的东洋史书、神话、民俗故事等。一个国家的史书、神话、民俗故事,是探索该民族总体性格的重要材料。 上辈子,珍卿接触过社会学书目《菊与刀》, 但她那时候大约觉得作者啰里啰嗦,一直没有认真读完它, 不然现在多少可以作为借鉴。既然没有这个条件, 一切头绪只能由珍卿自己捋起。 珍卿经过近两年的资料研究, 给东洋人的民族性格理了一个脉络: 一、等级制度构建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 并由等级制度演绎出对世界秩序的疯狂臆想。 (前面已叙述的内容不细述)…… 东洋人不但在国内维系等级制度, 还演化出一套国际关系怪论。等级制度下的东洋家庭,惯例树立长子的崇高地位。东洋人因而自命为东亚国家的兄长,认为已成为工业文明强国的“哥哥”, 有义务将先进的“等级秩序”理念,传播到他所谓的兄弟之邦,使“弟弟们”摆脱被西方奴役的落后状态, 进而建立统一、和平、进步的现代国家。这种宗教狂热式的使命臆想, 会令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变得危险…… 二、隋唐时东洋人引进儒家文化, 但摒弃儒家思想核心之一的“仁”,简化并扭曲了“孝义”, 又没著述国史、追慕祖先的习惯, 便造就东洋人暴虐短视的性情因素。 统治者依靠等级制度和严酷惩罚,驯化被统治者只做身份允许做的事, 只思考工作需要思考的事。百姓对国家和元首的义务, 几乎没有源于理性的思考, 只是由于统治者的命令灌输。身份等级制度带来的文化惯性, 让他们大多数人顺从这种灌输, 即便进入现代社会也不会轻易“造反”。 东洋民众自维新运动始有姓氏, 所以没有基于姓氏的大家族聚居,也不像中国有悠久的祖先崇拜,一片聚居区的人只有祭拜氏神的传统。东洋人更不似中国有著史传统,不像中国人能学习先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