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85节 (第2/8页)
至善之语言工具。 而世上除却“致用”之“有为文学”,更当有“无为之文学”,主要为抒情审美、怡情见性也。 譬如,中国推行以白语写诗之第一人——白居易,其时时提倡诗歌实用主义,白居易却遗有经典写景诗句。 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此精炼美句所提供之审美趣味,若以无韵白话替代,还有何审美趣味可言?试以白话代替二句之意,江南人民也许只会说:日头出来了,江边花儿开得好艳;春天来到了,那江水在日光里绿得泛蓝。如此寻常白话之表述,何如文言表述之精洁优美,令人印象深刻而赋官感审美? 再如,王安石言“文者,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此君亦提倡实用主义文章。当其以诗歌抒怀言志,亦也按韵雕琢两阙《桂枝香》,其间“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若无“吟安一字捻断数须”之经营,安能将景物之豪阔、感慨之悲沉,抒发得如此动人心肺。而时人若以口中白话表达此意,不过系渔人并书生苦闷的牢骚…… 我与乔治·周笔战延续两周,此后乔治·周友张微澜亦加入,此君椎心泣血痛陈时局,以我附庸风雅不知疾苦,仗着豪富家势优悠岁月,日与中外朋友野游嬉戏,不知经营与国家有利之实利主义文学。 二人并其身边阿附之辈,一程紧似一程,欲毁我个人名誉、败我学术主张,日益激发我文思与斗志。 我与众亲友意图澄清谣言,未曾日与他人野游嬉戏,然而群议纷纷,收效甚微。干脆不图澄清游戏之事,不随对方之节奏进行笔战,而以“空无之用”与其对辩,谈及保养精神之办法。 此文名为《以空无之用养我精神》,其文章要旨如下: 在此危国乱世之下,人人道呼救亡图存,人人争自奋发图强,学生以强健躯体为必要,以汲取知识为必要,以磨砺意志为必要,以研究社交为必要,以关心时局为必要,独不知保养精神之必要。 我自幼年在乡间,至少年赴都市,而今青年漂洋过海,耳闻目见之苦学自立者,发愤图强者,用志报国者,多有创业未半而形衰神朽致病死者,亦有事业失败、家庭破碎,以致信念消亡而勇于自戗,致今亲者痛仇者快者。历历数落此辈中人,何止三两地区七八个人? 何也?余以为,是众人不知保养精神也。何谓保养精神,有以下三种心得:一以锻炼形体保养精神,二以增长知识保养精神,三以节制形神之用保养精神。 何谓精神?中医言”精气神“是人之三宝也。简而言之,虚而实之,精是人生长、发育、生殖之物质基础。气血循环于人体全身,为筋骨、脏腑、大脑等提供营养。而神是人体脏器活动的外在表现,“魂、魄、意、志”皆为”神“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