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_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89节 (第3/5页)

过得还不错。”

    而且许多人去那县学读过书,识字知荣辱,也不好意思到门口去抢粮,所以不管陈延发什么饭,里头的人都没意见,还觉得丰宜县之人可怜受在,竟有怜悯之心。

    有怜悯之心,足以证明这万昌县的人过得不错。

    “还有丰宜县人,岁悲痛亦能交谈,也是因为许多青年识得几个字,约束了家中人,我在京听闻这人肥增产、书塾识字的推广都有你的手笔,这么一看,小陈大人居功甚伟。”

    陈延这么一听,微微有些怔愣,推行人肥耕种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过去做的一些事,留至今日,仍有余晖。

    倒有种昭示过去的种种努力,不负昨日也不负今日的感觉了。

    不过感慨完,陈延还是很谨慎加了一句:“方大人此言差矣,如此说来,此番赈灾功该居陛下最高才是,陛下慧眼,耕耘多年,百姓才有今日。”

    这都是官场老油子说的话了,方潮平笑笑,没再多说。

    -

    今日和提到了灾后重建,陈延回到万昌,就把丰宜县的县令叫了过来。

    他了解了一下,先前丰宜的县城本来就老、破,颇具古朴特色,平日修缮不多,城内的房子有木制的有砖的,这次泡了这么久的水,很多屋子怕是已经不能住了人了。

    陈延先前在百理曾经建过新城,对此颇有见地,便给丰宜县令提了几个建议。

    那县令听罢,眼神极亮,当即就在陈延这里用笔记了个大概,“陈大人果真巧思!就是不知道您和方大人会在西江留多久……”

    “按陛下的旨意,应当会等事了了再回去。”陈延偏头对他说:“此次重建,若是县城内有位置,不妨将县城的位置扩大一些,本官先前看你们的地图,发现有些村落离城确实太远。”

    穷山辟野之中,鞭长莫及,“那边听说也受了灾,不若就动一动。”

    当然,这个动一动不是直接让山里人进城,而是从这次赈灾中表现好的迁人入城,而后那边村落里空的位置接纳山中之人。

    这样两边人都不容易有意见。

    县令点点头,记下后又向陈延报告,说:“病棚那边许多有病人痊愈了,大人,是否准许他们回来?”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