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89节 (第2/5页)
神。” 陈延没有居功,道:“也是丰宜县县令机谨,逃灾带了许多粮食,有粮草,大家不缺吃,力气和精神都会好些。” 方潮平看了一眼陈延,发现陈延说的好像还是心里话。 思及这段时间他听手底下一些人说的关于陈延近期在万昌这边推的策,他想,这陈延的确不是居高自傲之人。 能有那样的名声、本领,这样谦和的态度,令人很愿与他交谈。 “陈大人说的不错,有精神的确和吃脱不了关系……但我还是觉得,此事最大功劳在你。” “何解?” “小陈大人这是第一次外出赈灾吧?” “是。”陈延点头。 方大人眯起眼,似乎是在回忆往昔,“你可知以前赈灾,和如今完全不同?” “其实在你接手内城赈灾事宜之后,要在城门口施稠粥和麦饼的时候,我想过要不要阻止你。” 因为以前,方大人刚出山赈灾的时候,也干过施稠粥这事儿,结果很惨烈,因为稠粥实在是太香了,那日,来城门口领赈济的人实在太多。 多到数不胜数,因为除了外城、内城许多百姓也想着浑水摸鱼,来赚一把便宜。 挤挤挨挨,在乱七八糟的抢夺之下,很多真正的饥民没有吃到东西,甚至引发了一波小动乱。 那次动乱,还是靠武力镇压下来的,有一些灾民逃过了无情的洪水,却死在了同朝百姓之手…… 后来,方潮平的师傅才告诉他,施粥要施半碗粥,就是打起来一勺,一办都是水,还要在米里放点沙子,放点黄连。 搞点难吃的,这样还不到绝路的百姓才不至于来抢这些人的救命粮食。 “且以往,人易动乱,所以也不敢叫百姓们吃得太饱。”小范围吵架、乱斗,极易在极端环境下变成械斗、大范围冲突。 那个时候,面对那样的环境,方潮平的师傅告诉他,要好好赈灾,不能‘爱民如子’,要有自己的定位。 你是来稳住局势的,不是这里的‘救世主’,要赈好大灾,便必须有舍小保大之心。 “然现在完全不同了,四海升平、农田丰产,这万昌县的百姓没有受灾,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