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77节 (第5/5页)
至此,搬迁者留下的房屋有了人接手,他们得到了一些银子,新的耕种村落出现了,隐户下山,百理府的人口立刻暴增,而且增加的许多都是青壮。 秋日,连番下策,百理人们隐约察觉,这将是繁华的伊始。大家都抓住机会,铆足了劲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书塾。 一时间,读书上进之事,蔚然成风。 九月中,陈延遣派了府城许多书吏、小官前往各地新村督促开荒、分田、建屋,合户为村,选新里正之事。 夙兴夜寐,将这些事送入正轨后,陈延终于有空腾出手去工匠那里了。 京城来的工匠如今已制作出了最简易的纺纱机,陈延趁着雪没有落下之际,赶了一趟平风县,运来了许多棉花。在府城内召集了许多心灵手巧的女工、绣娘,准备探索一下如何轧棉、搓线、纺纱、织布。 他动作不大,但细心关注府内一举一动如何能漏掉这些消息? 百理府支柱产业的另一明珠,正于这个微暖的冬日,悄然绽放着。 作者有话说: 下次尽量不凑在一天更新,而是一天更一点…… 第157章 人心无尽头 ◎第二个任期◎ 岁末, 百理府飞表入京,上达天听。 作为曾被成宇帝赞为‘肱股之臣’的少年宠臣,陈延人虽外放至偏僻之地, 但初外放便官至知府,还有一为吏部尚书的老泰山在朝内顶着, 他的奏表入阁, 一般是放在最上方的。 养心殿内, 姜定修在御前伴驾。 不过此刻殿内并非他一人, 这两年天子亲临殿试, 点了一江南青年为状元,此子极擅棋艺、口舌十分动人,年纪轻轻舌灿莲花, 拍龙屁的时候能借三皇五帝之采,且丝毫不见谄媚。 这样的年轻人,谁能不喜欢呢? 姜大人暗叹, 看来陛下已经开始走入这个旋涡之中了。 当一个人耳根子变得极爱听软话之后, 说真话的人便会越来越少。 他立在高高的殿堂中, 凝望着自己追随了数十年的君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透陛下, 亦越来越不敢去‘看’陛下了。 或许, 已经到了—— “爱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