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77节 (第4/5页)
个字来,“好促狭。” 于是乎,在万众瞩目、百姓翘首以盼之下,于府衙内出台的迁户布告,终于全面出台。 它详细解答了,何人能迁户?迁户后要干什么?迁户后要遵守什么?迁户是一次性的吗?今后还会不会有人迁户? 种田怎么种?田怎么选?税收怎么交?诸如此类等等杂七杂八的问题。 方方面面,十分详细,由于来问的人众多,每天衙门的布告旁都要倒下一个口干舌燥的讲解书生。 细则出台,有规律对照,大部分人能知道,自己为何能入选、又为何不能入选。 迁户第一选,选择在书塾进过学,又在农庄里做过工之人,又要在其中挑选家中人口、青壮较多的户,再者,若家中有人在糖坊、官铺内上工的暂且不选,有功名者暂不选。 家有恒产、商铺者暂不选,介于开荒耕种辛勤,多数还是选了贫苦百姓。 而中选者也必须注意,去了所迁地要自己盖屋子,盖的屋子必须是由官府统一规划的,无论是大小、形状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 而在新村内,也必须遵守各种规则,摒弃宗教,要并户成村,要学习官话……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中标者当日是开心的,但初初的喜悦之后,一股迷茫也会涌上他们的心头。 啊,迁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我们留在原籍的房子,就……就这样不要了吗? 我们要背离村子,去更远的地方,亲眷留于此地,我们要就此分离了吗?我们还能不能回来?又或者是对未来的担忧,我们的钱盖房子够吗?我们没有种过田,我们真的行吗? 快乐之后,仿佛就是无限烦恼上涌,还好,通常情况下,一村不会仅有一户迁居,以及开荒前两年,府衙按我朝律,只收半税。 众人怀着期待对未来翘首以盼,而就在这样万众瞩目,所有人都在想,这迁移的第一批入能不能过上美好生活的时候,又一炸雷出现了。 陈延于百理府府城内再发布告,令有户迁走的村落向山中发讯,县衙本月内接收自山上下山的隐户,在县城的主持下,只要隐户门买下迁走人留下的房屋,即可登记入百理府户籍。 而此策一出,平光县的某里正立刻想起了自己在深山内的侄儿们,狂奔入了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