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_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64节 (第4/5页)

,便是那天在知府府内给他带路的和木扎了,一个是他名字的确特别,二是他记性不错,肯干活,三则是他很有规划、二十来岁,十分自律不敷衍。

    进入了角色,结合本府的公文、往期的工作记录,还有和几个本地人聊天之后,陈延简单的做了一个表格,总结归纳了一下目前百理府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人口。

    二、粮与银。

    三、支柱经济。

    第一人口,据那位木师爷说,本府的人口其实没有册子上这么少,壮年劳动力也是有的,只是不登记在村落里。

    他们都藏于山间,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提,百理府地广,本地的民族非常多,有些因为发色、一些长相特征和普通人不同,早年遭人排挤,加上府内效益不好,吃不饱穿不暖,就上了山。

    这一上,就很少下来了。

    陈延问木师爷知不知道山上大概有多少人,木师爷顿了顿,苦笑:“大人,这属下就不知道了,毕竟府内山是真的多,瘴气也多,没有人去找过,不过万户是肯定有的。”

    是以,陈延做的第一个计划就是,把山上的人搞下来。

    先让人多起来,再谈经济和其他。

    不过在思考这个深奥的问题之前,陈延准备趁着休沐日和茵茵一起拜访一下百理境内的刺史,也就是岳父大人的好友,获得一下兵力上的支持。

    因为路不平,所以茵茵和陈延出行没有选择坐马车,而是选择了骑马。

    骑马啦,速度当然快,不过一个时辰,他们就到达了城外的驻扎地。

    大概是这位朱刺史和姜大人的关系的确很铁,陈延呈上拜帖后,他和茵茵立刻就被带进了主账内。

    进门,那朱刺史额间全是汗,甲胄上也有些灰,看着刚从演武场上下来,见长辈,陈延和茵茵拱手问好,朱刺史很不拘小节,叫他们坐下,让侍女看茶。

    一开始的问候十分顺利,陈延隐晦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来意,朱刺史大手一挥:“自然,莫说你不是我的后辈,你在这个位置上,我的兵、你的兵都是一样的。”

    他并不抗拒给陈延借势,只道:“但出兵随意剿匪不行。”

    朱刺史刻意提到剿匪,令陈延想到了先前在魏大人工作册上看见的,魏大人想让山上的人下来,但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觉决定来硬的。

    直接让朱刺史出兵剿匪,山上的人没有户籍,但他们也是要吃东西、要下山买东西的,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