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_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64节 (第3/5页)

除每日留下来的人外,其余人到时辰后至师爷处告知即可下值,不必在此等我。”

    说罢,他修长的身影就随着晃荡的提灯消失在了漆黑的夜里。

    几个今天被迫陪‘上官’甲班的书吏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人问:“新大人这是?”

    “这位大人好似也是个宽和人,同魏大人差不多。”

    那天带着陈延参观过知府府的粗粝书吏闻言,小声插了句,“我觉得陈大人和魏大人不同。”

    “嗯?和木扎是了解了什么吗?”

    “也没有,就是一点感觉。”那成箱成箱的行李下车入院,丝毫不乱,那大批的侍卫侍女,出入井井有条,还有那天陈大人问的问题,也是一环扣一环。

    和木扎觉得,这位从京城而来的陈大人,应该会是一个比魏大人更‘严格’、更‘有条理’的人。

    他不知道这样的人来当官是好还是不好,但——

    今夜能说出这样的话,至少不是个视下属如草芥的人?

    管他呢,“我们还是先回去吧,今天出来没说要晚归,家里人都等着。”

    这话是极,除了值夜的人,府衙内的其他人很快就散了。

    …

    这边陈延到家之后,同茵茵吃了个晚餐就入睡了。

    隔日又是早起、上值,这样重复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十来天之后,各地县令觐见,陈延同他们开了个小会,才彻底进入了百理府知府的身份中来。

    与此同时,他也对自己身边的人有了个粗浅的了解。

    前任魏大人给他留了两个师爷,一个姓王,年纪大约三十多,举人出身,写得一手好字,相处了十多天后陈延觉得他还算稳重踏实,是个干活的人。

    另一个姓木,据说是本地一个乡绅家,不到三十,长得高大,有秀才功名,极会说话,但干活不太利索,不过陈延觉得他会说百理府许多个村落的方言这个特长很有意思,以后或许用得上。

    书吏就和衙役就不太显眼了,这是府衙里的大部队,陈延只细致接触了一下他们的头头,发现衙役的班头(小头目)有些懒散后,十分利落果断镇压了他,换了个自己顺眼的。

    这也算是他上任后的第一把小火了。

    书吏的头目无甚好说的,年纪大,是小吏们的长辈,才学本领没有那么出众,但调停关系做的不错,陈延暂且不打算换他。

    而小书吏中,给陈延最深印象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