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16节 (第5/5页)
自己为什么进了坑呢。 陈延:“这件事,就像之前我们讨论过的榜下捉婿一样,都是同一件事,但进士娶商女,与才俊红粉捉,听起来就完全不同。” 他去告状,便是某检讨睚眦必较,状告上级(且那个时候周昌的名声还不错),那么即使周昌错了,得了责罚,对他名声也是有碍的。 如今这样,外人看无事发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所求的都已到位了。 一场小告状,里面竟然有如此复杂的东西。 叶问看着陈延,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小上三四岁的人,很复杂…… “二弟,此时的你与江南的你全然不同。”是游历吗?游历改变了陈延? 陈延则认真道:“江南是书院,是学堂,京城是官场。学堂与官场,自不相同。” 一个埋头学习,在无顶尖权贵的时候,几乎人人平等。 一个行差踏错,便是性命难保,甚至家族遭殃。 叶问此时才发现,即使与陈延同朝为官,他和他选择的,也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那我还有一问,若许学士知晓后,亦没有处理此事、处理周昌,你当如何?” “不如何。”陈延:“并不是所有的委屈向上,都能有结果。我已告知,学士未曾处理,便说明此事在学士眼中不过尔尔,我也不会再提。” “那就让此事过去?” “不。”陈延摇头,清了清嗓子,“我会记住周编修的。” “不是有一句话吗,莫欺河东少年郎,我可以等的。” 这话倒真有些睚眦必报的意思了,叶问一愣,就听到陈延又补了一句:“等到时候我让他天天给我抄书,然后署别人的名。” 叶问听罢,笑得前仰后合,“你这是什么蛰伏之报,太浅显了。” “他的手段其实也很浅显。” 二人说说笑笑了好一会儿,叶问告诉陈延,他很有可能能进宫面圣了。 “?”陈延问:“为何突然这样讲?” “许学士把你揽在麾下了,他在翰林院有些能力,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那我岂不是得准备起来了?” “准备准备,面圣不要结巴吧。”叶问十分温和,“第一次去,陛下大抵会问问你家里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