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04节 (第2/5页)
入,陈延也答得很朴素。 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毕竟,他本就不是脱口锦绣之人。 但叶父看着他,眸光中却逐渐有了深意。 他又问了一个问题,然后把一旁观战的叶问也拖入了战局之中,陈延明显发现,叶祖父的神情变得更认真了。 因为太久没有剪灯芯,烛火已经开始摇曳了。 考校的最后,是以一首诗结尾的。 平平无奇的题目,就是一首冬雪,啊,于作诗一道,陈延是个俗人,叶问先答,当了两三年翰林院编书,他的文采比之前更甚,即兴作诗,全篇不提雪,但冬日雪花纷扬之景恍若跃然纸上。 陈延么,提起雪就想起了在淮浙府遇到的那场据说是三十年一遇的大雪,当场作了一首雪灾怜惜百姓诗。 他自觉水平一般,但叶父越过了叶问,一直在夸他。 “好了,天色也晚了。”叶祖父敲敲桌子,“年轻人舟车劳顿,想来也是要歇息的,你也是,考校学问什么时候都能考,问题今日一天问得完吗?” “叶问,好好送你师弟回去歇着。”他捋着胡子道:“会试将近,我听说你有意下场,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来主院问我。” 长者赐不可辞,陈延笑着应是,“多谢伯父、多谢叶公。” “也不必叫叶公了,都是一家小辈,你随叶问一同称我祖父即可。” 这—— 陈延只迟疑了一瞬,“祖父。” 随后,叶问便拉着陈延出了主院,往东院奔去。 “我爹和祖父他们真看中你。”叶问感慨,“对你的态度比对自家子侄都好,看来你的文采的确很入他们的眼。” 陈延简直无奈,“你要不要先读一读你写的诗,再读一读我写的诗,看看这句话到底合不合理?” 此番游历,陈延增长了许多见识,策问更有深度,词句更加鞭辟入里,但上京这段路上,他也发现自己由于这三年摄入的书比较少,加上作诗、写赋较少,在捉词方面退步了很多。 简而言之,就是文采变差了。 弄得他仔细想过,要不要守一届会试,等下一届再考。 只是等也难过,他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