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72节 (第3/5页)
心眼子—— 毕竟,会在秋招扩生的私塾一般来说都能满足上述条件。 陈延心思绕了几圈,陈安不觉,只点点头,“到时候我会留意的。” 就在二人越逛越远时,目光所至小路深处,一架熟悉马车正缓缓而来,陈延看了一眼,拉着陈安就往回走,“思然兄他们来了。” 客人来了,他们也要回院子开始迎客了。 - 被迎的吕思然是不把自己放在客的位置上看的。 毕竟,无论是从自身对陈家的看重、与陈延相交相处的融洽,还是从陈家一门双秀才的政治前途上看,生疏二字都是要不得的。 是以,这一下车一进门,吕思然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今日的主人翁。 陈多财和陈多富听到声音之后也过来了,在两个汉子的心里,吕夫子、吕家人那都是大恩人,立马过来待客了。 贺礼放下之后,院子里的男眷女眷就分了批,一方在前院,一方在后边房内。 前院还是说着老生常谈的话题,后边房内,带着小吕夫人坐下之后,梨花赶忙倒了杯茶,“夫人请用。” 小吕夫人扑哧一声笑了,“妹妹太见外了,我们吕家和陈家什么关系呀?你若是愿意,唤我一声嫂嫂即可。” 小吕夫出身读书行商之家,家境富裕,小时家里也请过西席,是能持家,能风雅,待人接事都极有章程的女子,若不是因为样貌略平平,吕思然是很难娶到这样的妻子的。 她态度亲切,梨花和秀秀自然得接话,连忙叫了一声嫂嫂,她应了一声,拍拍两个小姑娘的手背,“真是可惜了我娘家没有你们这样可心的妹妹。” 这话让三人之间的距离陡然拉近,话茬子便也由此打开。 作为年长、阅历丰富的嫂嫂,小吕夫人口中有许多趣事,她讲自己年轻时第一次接手自己嫁妆铺子时遇到的糗事;说她略小一些时候跟姊妹之间的事;也会谈一谈江南的风土,说一说本地的习俗。 陈秀秀和陈梨花两个小姑娘听得十分入神,小吕夫人的目光瞥见二人专注的眼神,嘴角微微抬起。 不过小吕夫人不欲霸话整场,讲了三两件事之后,就把话题递了出来,“这些都是江南的风俗,不知道川安县那边的风俗跟这里有没有差别呢?” “有的!”秀秀应声,立马讲了一个江南府和川安县的不同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