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72节 (第2/5页)
能中秀才自然是喜的,但陈安的喜很复杂,喜中含忧。 “如此喜事,大哥缘何叹气?”难不成是因为人在榜后? 陈安:“只是觉得这秀才中得不踏实。” “何解?” “康弟可还记得院试那段时间天乍寒?那号房年久失修,有些漏风,其实我本次院试的卷子做得也只是一般……是那日寒风吹进号房内,许多人病了,才有了我的机会。” 这话说得略有些消极,陈延刚想出言反驳,又听陈安自己迅速接了一句,“自然,这些也只是我的臆测,况且不管实力还是运气,我总算是考上了秀才,十六岁的秀才,放在江南府也算英才了。” 陈安一溜嘴说完,侧头问:“康弟是不是想这么说?” “看来已经有人这样跟大哥说过了。”陈延说完后回答了陈安的问题,“我倒不想这么说。” “科举考场本就瞬息万变,能以身应变,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身体好也是科举的一种资本啊!要不怎么科举考到后头,年龄大的就不录了呢,就是怕考生刚录上来就嗝屁了。 “况且,考场上同你一样没有受风寒影响的人也不止一个,为何你上榜了?还不是因为你在这些人中,排于前列?” 他抬手压住堂兄的肩膀,“去年夫子来,就说过你有中榜之才,要我说,大哥你什么都好,就是不自信。你已经很厉害了。”一个在古代土生土长的农家少年,能到这一步,足见心性。 二人目光对视良久,陈安偏过头,认真道:“还是康弟夸我的时候我最开心。”他真是怀念与康弟一起进学的日子,是以,他忍不住又问了一句:“康弟,我听二婶说岳山书院每年二月春招,你觉得我明年若去参试,可能通过?” 这东西是要紧事,陈延斟酌了思忖了一下,书院入门考重时策律法,参考者众多…… “若明年参考,大抵是比较困难的。” 这是早有预料的事,陈安失落了一瞬就缓过来了。 陈延这边的建议还是让堂兄不要等春招了,直接在家里多学一学律法相关的内容,打听一下江南府城之中有没有秋招的私塾,直接进去上课。 他私以为,陈安其实不太适合岳山书院那种大班制的教学方式。他其实更适合在人数较少一些、身边的同窗与他实力相仿、有竞争但竞争不大的私塾里学习。 当然,这话陈延是不会在陈安面前说的,他只是留了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