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 (第2/6页)
这件案子闹到了三法司会审的地步,最终奈亨被斩首,王直被判流放,赵新、曹义等人被判罚俸,才算是了结。 王直最后被私宥了。 土木堡这个小小的城堡,若非发生了大战,可能没有人会记住这个名字。 正统十四年,这个小小的营堡,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木堡变乱发生仓猝,留守京师的朝臣屡呈奏议,纷纷称王直为首。 但王直认为自己不如于谦,所以每件事都多加谦逊,极力推举于谦,甘心居于其下,本人则只是镇静持重、抚慰群臣罢了。 王直知道自己担不住事儿,他一辈子都在做日子人,哪个京师混了三十四年的翰林,混了那么久,才到礼部侍郎的位置? 王直又没有出京任推官、巡抚,一直在京师,而且多有活动,爬的这么慢,完全是他的性子,本质上就是个日子人。 日子人的特点就是没啥大的企图心,不希望改变,因为改变代表着他这种老官僚利益受损,一个成熟稳定的朝堂,跟符合日子人的心态。 但是土木堡之变来了,他不变也得变,大明都这个样子了,再混下去,皇帝就该褫夺他的功名利禄了。 人活一世,不就求功名利禄吗? 所以,王直一直在努力的适应新朝雅政。 而且他做的还不错,京察他请旨督办的。 九十五条的《宪纲事类》,是在王直的手中诞生的。 都察院、按察司、六科给事中等风宪言官犯九十五条,则从重处罚,比常人犯法罪加三等。 罪加三等,肃清风宪言官才能继续推动吏治。 之后,王直就开始请求大计,在大计之后,王直立刻开始了考成法的推行。 所以,自从景泰元年起,王直相继做了京察、立法、大计、考成,四件大事。 虽然考成法很是辛苦,但是王直一直做的不错。 毕竟还有个能臣干吏王文,在文渊阁负责具体的考成诸事,陛下对于重大事物,也会自己考成,王直做的并不是很辛苦。 考成法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南衙僭朝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