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 (第1/6页)
王直本质上是个日子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其位,谋其职,干好自己的活儿,不被陛下找麻烦。 像大多数的翰林一样,王直先入了文渊阁,起草诏书,被授予了修撰,最后进侍读学士,质史籍疑义。 永乐二年中了进士,一直到正统三年,整整三十四年,他就这么一直混天度日,得过且过,有琅琊王氏的支持,他的日子从来不难过。 正统三年,王直修《明宣宗实录》,才正式做了礼部侍郎,但主要工作依旧是侍读学士。 自从到了礼部,当时的礼部尚书胡濙,就开始分派给王直一些具体的部政事物,王直做的不够好,但也不算差。 正统八年,王直接替了郭璡的班,当了吏部尚书。 王直先后和杨士奇、王振发生了一些小摩擦。 杨士奇,是宣德、正统年间的朝堂执牛耳者。 李贤也曾经和杨士奇发生了点小摩擦。 李贤宣德八年进士及第,去河津考察治理蝗灾,杨士奇要见他,李贤一句我很忙打发杨士奇。 因为当时河津蝗灾闹得真的很凶,李贤忙得脑子都要裂了,当然没空。 王直也和杨士奇发生了点摩擦。 杨稷不法,具体而言,就是在杨士奇在江西吉安府老家,仗势行恶,手上有数十条的人命官司。 《我的父亲是杨士奇》 王直就是督办此案。 王直也是江西人,按朝堂的规矩,乡党应当留情。 当时杨士奇还不知道儿子的案子案发了,回老家扫墓。 王直思前想后,就抓在京的杨稷,国法和乡党之间,王直选择了国法。 本来王直打算赶紧查补清楚,办成铁案,但是杨士奇又回来了,杨士奇大怒,王直被从礼部扔到了吏部去。 但是终究是国法无情,杨稷毕竟手中数十条人命官司,最终被皇帝判斩,杨士奇因此致仕。 王直做了吏部尚书之后,稽戾王将神器假手于人,朝堂变得更加光怪陆离。 王直、于谦、赵新等人,经常弹劾王振独揽朝政,擅作威福,王振就让户部侍郎奈亨构陷王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