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优游享富贵 势贾食租死安逸 (第4/5页)
洗地的功夫,所有人都一清二楚,但其实陛下自己何尝不懂这些呢? 是胡濙需要陛下,而不是陛下需要胡濙啊! 朱祁钰看着李贤恍若大悟的模样,满是怀疑,为什么俗字俗文他听不懂,翻译翻译,他就听懂了呢? 李贤眉头紧锁的问道:“陛下,那是不是可以想办法,让这些势要商贾安于现状呢?” “臣的意思是,截断他们的资财的流动,让他们安稳一些。” 李贤说的意思其实在仕林中也有。 仕林中有一种非常仁慈的幻想,那就是势要商贾会食租之后,安于现状,然后走向衰弱。 古今中外不乏这样想法的人,比如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有个美好的愿景,那就是食肉者安静去死。 就是期待着势要豪右、巨商富贾,自己收起来獠牙,猫自己给自己系上铃铛,还要把锋利的爪子剪了,让他们把獠牙撬掉。 比如那种各种宣扬美好的家书。 但是无数的历史证明,这是个谬论。 朱祁钰忽然想到了一个旧闻,笑着说道:“说到这里,朕想起了一件旧事。” “洪武五年六月乙巳日,太祖高皇帝铸铁榜申诫公侯其词九条,严明公侯戒律,曰:君臣得以优游终其天年,在社稷有磐石之安,在功臣之家享富贵无穷。”(明太祖实录七十四卷) “但是事实上,铸了这个铁榜,并没有君臣优游终其天年,功臣之家享富贵无穷。” 李贤和于谦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件事他们当然清楚,就是铸造铁榜之后,没多久,从廖永忠开始的杀戮,贯穿了整个洪武年间。 洪武年间三十四功臣,除了武定侯郭英,其余无一善终。 但是这件事和他们讨论的资财的固定、流动,又有什么关系呢?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位置不同,思考方式自然不同。 他满是平静的说道:“其实太祖高皇帝想要「公侯优游享富贵」的想法,和一些翰林们想要「势贾食租死安然」的想法是一样的。” “根本不可能实现。” 李贤这种的想法就像是:耗子给猫当伴娘,不切实际。 即便是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失去了他忠诚的军队,但是随后明宪宗朱见深,找到了另外一种对付老鼠的方法,宦官。 虽然宦官不如军勋、军队那般好用,但多少也算一把刀。 当然崇祯皇帝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了大明第三次众正盈朝,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只能高呼「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悔之晚矣,然后丢了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