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浚回朝篇 (第2/4页)
落里,时刻监管全局。 赵眘如得不到他的支持,则一切名不正言不顺,且不孝顺。话说赵眘每次去看“爹”时总会情绪激昂、神情奋锐,对爹讲帝国最新的可喜变化。而爹的反应是淡淡的,仿佛不关心、很放权,仿佛退居二线… 赵眘不甘心。终于某天下定了决心跟“爹”讲:俺要北伐!俺是说最近立即北伐!却不料“爹”突然间勃然作色,清晰地对他讲“大哥(赵构称呼赵昚为大哥),待老夫百年后。汝再行此事”除非我死了,不然你别想挑事,搞什么北伐! 当天赵眘神情恍惚出了德寿宫,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北伐是不讨喜的,做下去很可能会导致皇位不稳,至少也会被人骂不孝顺…可不做呢?之前35年间凝结了从徽钦二帝以来,宋朝皇室数不清的屈辱,甚至是开汉文明有史以来的最大屈辱!任何一稍有血性的人都无法忍受。何况是他赵眘!赵眘有着巨大的荣誉感,这种感觉很可能来自他的血统。那源自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骄傲血脉!但也很可能是他天生的独有个性,两宋16帝2王。唯赵昚一人,骄傲到了敏感的地步!为了尊严,他能去做任何事! 这时赵昚思前想后,决定不顾一切推行北伐!而这就得更强硬地支持张浚!从这时起,赵眘坚定站在了张浚的身后,他先是写了篇《圣主得贤臣颂》送给张浚,给张浚定性。接着在皇宫深处的内祠中立下张浚的生辰牌位,每次宣诏张浚议事前,先要到祠堂里恭敬参拜一番,才会召张浚入宫…这叫“示以不敢面诘”是亘古未有之礼遇! 传到了外界,说什么的都有。有赞叹赵眘不愧厚德载物如大地,于国难当头时,能比当年周文王礼遇姜子牙做得更到位。很显然,宋朝必将因此中兴。有的摇头哀叹,这都是什么事啊,张浚何许人?有过啥建树?难道是富平惨败、淮西军变吗?凭这些都能成中兴之贤臣,受不世之礼遇…这皇帝傻到底了! 传到赵构的耳朵里,当爹的心里一哆嗦,这是真要重用张浚啊!为了自己最后这段生命的舒服着想,是必须得做点什么了! 先是制造舆论、平缓矛盾。赵构很清楚:政治斗争有时像儿女们的婚事,父母越是反对压迫,越能逼着俩孩子走到一起。如和缓些,还有可能让双方互相看到各自缺点,从而散了… 赵构找来张浚的儿子张栻,动情追忆了和张浚几十年间结下的“深厚”友谊“孩子,你父亲最近如何?吃得怎样?脸色好吗?你妈妈呢…哦,她去世了?真遗憾,时间过得太快了,当年你父亲再婚时还曾找我咨询意见,转眼你都这么大了。回去带话给你父亲:我很想他。朕与卿父,义则君臣,情同骨肉。卿行奏来,有香茶与卿父为信”这次会见后,外界一片哗然。严重怀疑当年淮西军变、张浚下台后,赵构那句“宁至覆国,不用此人”誓言的真实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