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绍述纷争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绍述纷争篇 (第3/5页)

在9年前出现过,高太皇太后、司马光把熙宁新法全废了,如不是抱着全方面的否定,怎会做出以后的事?既做了,就不要怪受害人反击!

    这道考题发下去后,新旧两党的新一轮战斗终于再次展开!各自的先头部队在考场里就地厮杀!第一轮由考生们出场…

    面对考题,考生们知道这已是新一届政府的政治大方向。有人很清醒,记得自己是为什么来的,顺着潮流走,才有眼前的功名。他们选择了批判元祐时期的政府。有的人却勃然大怒,恨不得在考场里喊口号找同志,立即反批判!这种人是主流,9年的老式教育,他们本身就是“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这伙的。头一句就被骂了,拿什么不生气?

    愤怒中他们有不同的发泄方式。有个叫尹焞的人出了最大风头。他看过考题后二话没说,站起来交了白卷,出去了。走出考院后。他对着外面人群说了一句话“难道可以这样去搏取功名吗”说完直接离开了京城。他身后是一大片旧党人激动欣赏的目光。这真是个卓尔不群的好苗子,他是谁?谁教出来的这君子?答案很快出现——尹焞,洛阳人,圣人程颢的亲传弟子。堪称根红苗正,旧党里的旧党,从这一刻起,他成名了…

    其他人选择了更实惠的方式,他们精心构思写了一篇篇反批判论文,反驳李清臣在考题里对元祐政绩的指责!这种行为在明清两代够杀头的了,没事都能搞出来文字狱。何况这样明目张胆拉帮结伙的搞事?可在宋朝很平常,指责政府、甚至指责皇帝,都是气节学识的表现。想当年二苏兄弟考馆阁就这么做过,为了成功率他们定下一正一反的策略,由苏轼演红脸。赞美仁宗抬高时政。苏辙反其道而行之,把仁宗骂了个狗血淋头,连带着韩琦等大臣也没跑了…事后怎样?苏辙啥事也没,这时都做到门下侍郎副宰相了!

    第二轮战斗在考官中进行。试卷收上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选谁?贬谁?出乎旁观者意料,反驳派居然赢了。因主考官们站在了旧党一边!

    问题严重了,这结果相当于宋哲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他的施政方向刚出炉就被否定,让天下人怎么看?让他下一步工作怎么展开?没别的办法,面对反抗,必须打压下去!哲宗亲自宣布这次考试作废!还是原来的题目。重考!

    这一次换了考官,以杨畏为主考,终于选出了熙宁新党的追随者。26日,毕渐等975人进士及第…之后史书评论“自此绍述之论大兴,国事遂变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