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远征幽燕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远征幽燕篇 (第2/5页)

契丹人陷阱里,且这支辽军战斗力空前强悍。宋军拼死突围了出来。事后才知青色王旗纯粹是个骗局,旗下面的人根本不是耶律奚底,而是一代名将、大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他小胜之后,驻军清沙河北,为幽州声援。

    赵光义没兴趣关心一场小伏击战的胜负。25日。大宋军队开始围城:宋渥攻南城、崔彦进攻北城、刘遇攻东城、孟元喆攻西城。也就说,四面围城,没给里面的人留半点活路(注意这一点)并任命潘美为幽州知府,从这时起就可在实战中熟悉幽州事务了。

    而辽国这时幽州守城的是个汉人,叫韩德让。提到他爷爷那是大名鼎鼎——大辽开国功臣韩知古。出身述律太后的陪嫁奴隶。辽国典章制度风俗礼仪都出自他手。可他儿子韩匡嗣虽做到了燕王、南京留守这样的极品官职,可能耐呢?《辽史》里说得清楚明白——医术高超。只此一项。联想下当时大辽景宗皇帝耶律贤是个怎样的多愁多病身,宠信是怎么来的就明白了吧?再到孙子韩德让,似就更差劲了。此前没任何一点点拿得出手的成绩。年龄倒是己39了。且幽州本是他父亲的责区,他只是暂时代理、适逢其会而已。这种典型的衙内废物有什么本事吗?不过这次赵光义真的是看走眼了。这位韩德让可是辽史上独一无二的传奇人物。

    宋军“围城三匝,穴地而进”开始了招降。不说城内有那么多汉人。就连契丹族军人都叛逃了600多个“人怀二心”是《辽史》事后对当时战况的注解。

    耶律学古在第一时间在宋军的眼皮底下挖了条地道,给城内的韩德让送去了比黄金都宝贵的守城器械。然而面对大宋皇帝的志在必得。韩德让守得住吗?在他旁边,耶律斜轸、耶律沙一直置身事外。没法猜测韩德让的心情。他是痛恨还是绝望,又或是心有灵犀的理解?7月3日,顺州刘延素投降。5日,蓟州刘守恩投降。而韩德让在幽州城内已整整坚持了10天。他在等他的援军。可援军在哪里呢?

    援军正在兼程赶来!6月30日,幽州城被围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漠北草原深处。全族危难,契丹族最伟大的英雄就此诞生:耶律休哥!当然此时他并不那么让人信服,因他本是个文官——大惕隐司(掌管皇族政教事物)的长官。但契丹战神即将用他的战功来证明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耶律休哥的意见是:不管退守还是赴援,根本上看都是与宋军接战。那为什么要退呢?要战,就只在幽州城下战!但这也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