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旧伤 (第2/4页)
学生。 简亓语气淡然,发表评价,“他不算天才,态度倒是恶劣。” 陶桃极少听简亓谈及这些,她对简亓专业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些耳熟能详的优绩,诸如一些做特聘的数竞指导教师三年便让临城中学强基计划和竞赛特招人数将近翻了一倍。 临城中学这两年被清北录取人数增多,一本率将近92%,跻身省内名校的行列,名声大噪。 “我之前带过他一段时间,他如果想在数竞上深耕,也算好苗子。” 可惜他不是。 临城中学的条例很清晰,竞赛的培养计划,年级排名是硬指标。 把重要考试和联考当成儿戏的学生,只因看似某一门能考个高分而其他门课程消极懈怠,拥有所谓的理科天赋,就招进竞赛班的话,对其他成绩优异努力学习的学生来说,也并不友好公平。 简亓三十不到,教龄比起带其他学科的竞赛资深教师而言更说不上长,便能够对待工作的成就,宠辱不惊,表现得异常沉稳。 陶桃深知自己目前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这类品质,光是想想,已经非常难得。 “那如果,他是可以学好,故意的呢?” 抛开沈同学影响班级排名的因素,高尚点扯上个人的成长,陶桃并不是想帮他说话的意思,兴许是她现在还没经历过高考升学,看到这样明明能够考取更好的学校而自我放弃的学生。 陶桃叹了口气,就是莫名觉得,有些可惜。 她想到自己,有些感慨,高中的时候她走读连晚自习都没上过几节,忙于医院和学校两头跑的日子,她也不想每天回家做饭送饭,可没人念得她的好,只会记得她高考失利的糗事。 陈淑的话萦在她心底的深处,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脑,查成绩和填志愿都是她去网吧开机器完成的。 陶桃的高考没有奇迹发生,更是比往常的成绩还要低上些。 周围嘈杂,有玩游戏因输赢的叫骂声,有因连麦开黑忿然嚷喊的人,没人会在意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于是她倏然对着教育考试中心的页面哭了起来,只是默默地流泪,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