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分卷阅读3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3 (第2/3页)



……

须臾,嘈杂拥挤的人群恢复安静。

姜玉姝镇定自若,丝毫不理睬求情的叫喊声,略一思索,扭头问:“此前,鸣冤鼓有专人看管吗?官府可曾规定‘醉酒者不准击鼓鸣冤’?”

黄一淳心思转了转,含糊答:“鼓设在外头,算是由门房看管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按常理,想也知道不准乱敲。”

“荆先生——”闻希接腔,叹道:“唉,他毕竟是教谕,又上了年纪,估计衙役不敢强硬阻拦。”

“无论原告是什么身份,无论男女老少,总之,报案不容儿戏!”姜玉姝慢慢扫视全场,高声道:“吩咐下去,即日起,鸣冤鼓由门房负责看管,严禁醉酒者敲鼓。”

“老百姓有冤情,可以报官,官府会主持公道。但,本官决不容许任何胡闹公堂之举!”

嚯?看来,新主儿并不怯懦……众下属肃然起敬,连忙应“是”,默默减少对女官的轻视之意。

她母亲是水乡佳人,她是侍郎千金,大家闺秀,表面柔柔弱弱,遇事居然如此冷静果敢?

能当女官,果然有过人之处。李启恭暗暗惊叹,低头喝茶时,薄唇微弯。

“此案的原告醉醺醺,不甚清醒,既无诉状,被告又已经远赴秦州上任,官府不能毫无根据地审案。”

语毕,姜玉姝再度拿起惊堂木,“啪~”一拍,“退堂!”她起身,率领亲信,昂首阔步离开公堂。

堂内堂外,众人齐齐行礼,“恭送大人。”

晌午·知县书房

门窗大敞,秋风阵阵,茶香四溢。

知县为首,召集县丞、主簿、典史等人,商议公务。

“看来,荆老先生对孙大人非常不满。”姜玉姝心平气静,“我初来乍到,刚才听得一头雾水,烦请诸位,解释解释他提的四件事。”

众下属面面相觑,一声不吭,明哲保身。

姜玉姝催促道:“犹豫什么?快,客观公正地说一说。”

县丞推无可推,黄一淳只能先答:“那,下官说说第一件事。关于俸禄,其实,荆先生之前也曾醉酒闹、闹失礼,被孙大人罚俸了,而非克扣。”

姜玉姝狐疑不解,“凡事总有个缘故。教谕为什么失礼于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