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3 (第2/3页)
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可争的余地的。当然,也有被争议改变了观感的坑友,但这种坑友的观感往往也极其容易再被其他坑友的发言给改变回来。而在这些声音中,有一个声音是最为一致的,那就是催,更,(大写加粗)。然而,催更人群的壮大,并没有改变林仙仙写作的生态环境,毕竟知道她是这本书作者的,也就是四、九、十、十三和康熙这五个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的人,这事情九十连他们的好八哥都没告诉。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九十在台湾的情况了,俩人刚去的时候,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被当地的老油子们给供起来了,台湾商会的人还妄图用一些行内人才懂的门道糊弄住胤禟,结果被他借此给反坑了一把,知道这位皇阿哥是个不好糊弄的之后,这些人这才消停了下来,胤禟也是因此而坐稳了这个督办使的位置。至于胤誐,他虽然人比较憨,但有皇阿哥的天然背景优势,身手也能服人,性格又属于豪爽那一挂的,在军中倒是也能吃得开,而老十上司对他的态度也非常的一致,哄着来呗,只要这位皇阿哥别把自己个给玩进去了,反正他们这里地处偏远,估计这位爷在他们这也呆不了多久,只要能将人给平平安安的送走,他们这也就无功无过的混个太平了。兄弟俩暂时都还没碰上需要动武的事情,倒是先一步的接到了来自京城的话本包裹,俩人打开一看,嗯?寒门贵子?这不是小四嫂写的话本子吗?难道是四哥邮给他们的?可这也说不通啊!等他们打开家信看了看,这才知道这几册书的由来,所以这书是皇阿玛下旨,四哥督办着刊印的?厉害了啊小四嫂!就是不知皇阿玛知不知道这书是小四嫂写的了?各种想法在胤禟脑中闪现,其中不乏有为林仙仙感到担忧的,至于胤誐,他就没那纤细的神经了。而胤禟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担忧,都在翻看过的内容后,尽数转化成了对小四嫂的佩服,胤誐就更是如此了,甚至打算亲自写信去跟小四嫂催更,李方明被贬入军中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他也是好奇得紧啊!不过这封信最终还是被胤禟给拦下了,万一这信不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