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七四章 危局(三) (第2/5页)
硬是把部队全部隐蔽在芦苇荡中。陈士渠的父亲是老工兵出身,他对工兵也很有心得。见这里地势低洼,就让部队用工兵锹在地上挖坑,取地下水饮用,就着冷水吃干粮,在芦苇荡里休整。派出侦察部队对贯台周围实施详细侦查。这封丘地段的黄河,因地势平坦而显得波澜不惊,水面上成群的水鸟盘旋飞舞,芦苇荡里更是有成群的野鸭子。不用想,那靠近黄河边的有水的芦苇荡里,一定有不少鲜活肥美的黄河鲤鱼。可惜,为了隐蔽作战意图,战士们看着成群的野鸭子不能动手,想着河道里的鲤鱼直流口水。也不知道是谁想的办法,把芦根拔起来,用水洗净,含在嘴里,甜丝丝的,既解渴又提神。这个办法一想出来,很快全旅三个团一万人全部嘴里含上了芦根。这下好了,战士们头上戴的是芦苇编成的草帽,嘴里含着芦根,就静静地潜伏起来,只等作战命令。在贯台西面的黄河渡口,鲁西南警备旅侦察排长施剑飞爬在芦苇荡中已经很久了。这施剑飞今年26岁,原是师侦察营的排长,成立三个警备旅时,刘一民命令罗延从侦察营抽出三个排,分别分配到鲁西警备旅、鲁西南警备旅和泰西警备旅,施剑飞就带着他的侦察排到了鲁西南警备旅。刚开始的时候,施剑飞心里很不情愿,主力正要发动大战,却让他到这地方警备部队来,几次想去和罗延谈心,忍了忍没敢去。因为他是老战士了,知道八路军的纪律。一听说鲁西南警备旅也有作战任务,施剑飞就来劲了。一路行军,他的侦察排都充当了先锋的角色,引导全旅行军。现在,施剑飞举望远镜的手都有点困了,他想不明白,这哪里是什么渡口么,偌大的水面不见有船队来往,只有两艘看上去非常破旧的木船被绳子拴在一个静静的水湾里,连个艄公都没有。大堤上孤零零地垒了两个堡垒,几个无精打采的鬼子在那里站岗。这里如此荒凉,真想不通师长为什么会派上万人马到这鸟不拉死的地方来,难道是为了让部队通过长途行军来练兵么?有点心灰意懒的施剑飞真想撤回去,向旅长报告这里只有几个站岗的鬼子,没有发现大部队活动,问问是不是搞错地方了。一直到23日下午,施剑飞才来劲了,因为渡口上突然出现了日军大部队。先到的是百十号人的鬼子骑兵,策马对渡口侦查搜索一圈后,就向两边的河堤展开搜索了。接着是鬼子的摩托车、汽车到了,运来了一个大队的鬼子兵。这队鬼子到后,马上就开始开始向南面布防,挖开了工事。时间不长,鬼子的车队就到了,汽车、马车、牛车、独轮车啥都有,乱哄哄的,开始在河边卸货。施剑飞一看,好家伙,汽油桶、弹药箱、成麻袋的大米和成袋的面粉,啥都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