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_第五十三章 席卷黔东南(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席卷黔东南(六) (第4/5页)

啊?要知道,红军只有与**联合抗日,才能取得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才能得到飞速发展。

熟悉军史的刘一民知道,遵义会议后,影响长征进程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陕北红军无法和中央取得联系,中央红军不知道在陕北还有一块红军根据地,一直确定不了长征的目的地。历史上,是直到1935年9月9日,**、聂荣臻占领甘肃哈达铺后,从缴获的报纸上才知道陕北有红军根据地的。二是遵义会议后的土城战役没有打好,红军被迫选择西渡赤水。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开始了四渡赤水,以后就向滇黔边境运动了,多跑了许多路,虽然把敌人拖瘦了,但是也把本来损失就大的中央红军拖的人数更少了。直到抢渡大渡河成功,才算是摆脱了敌人的追击。然而等着英勇善战的中央红军的,却是生命禁区雪山草地和张国焘的仗势欺人,那真是雪上加霜。最后,从于都出发的86000中央红军主力到陕北时只余下几千人。

要是自己能想法告诉**、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陕北有根据地,那岂不是和中革军委北上抗日的口号相符?如果再能协助红军主力击败川军,沿四川直接向陕北进军,岂不是可以大大缩短长征进程,挽救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如果真能实现,无论自己是什么结局,都不枉穿越一次啊。

但是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就需要认真把握了。

很明显,如果自己再编造说是参加红军以前就听说的,不但可信度不高,而且容易引起怀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假如是从缴获敌人文件和报纸上得到的信息,显然就没有问题了。小水、溪口战斗结束时,从缴获章亮基和陶广等人随身携带的文件中没有发现这方面的信息,说明当时确实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看来只有从中央军高级军官身上下功夫了,他们应该有这方面的文件,至少是清楚的。只要一审问,估计就万事大吉了。

刘建立怎么也想不到,就这一会儿功夫,刘一民脑子里已是千转百回,生发了这许多惊天念头。

看刘一民陷入深思,刘建立也不说话,站在一边看刘一民发呆。边看边想,不知道师长是从哪里学来的这样一身本事,年纪轻轻的就能令敌人闻风丧胆,就连何健那样的红军死对头,也不得不乖乖地双手捧上百万银元和那么多的武器弹药。这事要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打死了都不会相信,就是有人说,恐怕自己也会认为是说书人的瞎白话。想起在溪口和湘军交易时,刘晴初最后被自己逼的不得不拿出所有银元的窘样,刘建立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

笑声惊醒了刘一民,他回头一看,刘建立眼睛盯着自己,但是那笑容和眼神却是分离的,明显是想起了可笑的事情才忍不住发笑的。刘一民就故意逗到:“参谋长,是不是想起了嫂子的俏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啊!”

刘建立这才醒悟自己走神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