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06 (第3/3页)
又转着弯的在下面挂画做面子文章,政绩文章做的那叫一个足。而你,这位草民,明明打一露面就认出本官,已猜测出皇上的身份,别以为本官看不透你。却又在皇上面前假装不认识,侃侃而谈。你以为皇上不知晓你已经认出身份了吗?陆畔的二姐夫在皇上身后,听着富贵在给皇上介绍松花石,他也在心里琢磨着:其实两面都已经知道身份了。皇上问你姓什么,你说姓宋。可想而知,皇上已确认此买卖和宋知县有关。就是宋家的。怎么想的,他猜不好。而你呢,这位草民,认出皇上却还能做到面不改色配合皇上,只要皇上不主动道出身份,你就能配合,不惹嫌。还能大大方方就承认姓宋。普通的百姓见到皇上应是如何表现?搞得陆畔的二姐夫都有点恍惚了。你可真是普通百姓中的佼佼者,是位人才。大太监李德全是在心里笑。他是最了解皇上的人。之所以笑,是因为皇上前个儿才说宋知县一向务实,连奏折都不写的花里胡哨,直接说它的用处。却不想,今儿,好词全在宋知县派来的亲信嘴里呢。而且人家言明,未读过书,是照着会宁知县夸赞的原话学了来。是,富贵就是故意的。宋富贵心想:福生为会宁百姓代言,那么他就来为福生代言。有些话,以及福生是怎么想的,要让皇上知晓。随着宋富贵大方告知此次农产品展销会和以往货商不同,是由会宁知县牵头。随着富贵那嘴不停的讲述,之前仍认为是搞噱头的孟大人都觉得富贵有魔力。要不然,他怎会莫名其妙听入了心,怎会慢慢觉得即使是噱头又如何。一县父母官,能放下架子,走进百姓间,又为百姓摆摊吆喝,为办成实事,搞些噱头又何妨。宋富贵在向皇上“推销”松花石时,借此机会解释了此次为何要由县衙背书,知县站出去牵头。他说:他们会宁地处偏远,运输艰难。在山区中,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分散,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些货商在宋知县没上任前,用很低廉不公平的价格收上去,低价购高价卖出也就算了,有的还以次充好,外面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