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93 (第1/3页)
我们走后,你有啥大事小情拿不定主意,进城去和李秀商量商量。那嬷嬷即使再借力,她也不如李秀对咱家事门清。反正闺女,李秀要是说,需要将你三哥拿出来镇场子啦,要和他老周家当面锣对面鼓了,到了那种程度,你不许给我窝窝囊囊的向后退。”可见,在做娘的心里是有多么不看好姑爷。“娘,夫君最近还可以,你别这样说话。”翠兰放下辣椒,拽过葛二妞的手笑道:“我发现咱家人真是,不知是啥时候变的,以前在村里骂嫁出去的闺女过不好就去跳河,敢被娘家休回丢脸面,就当没生过你,你去上吊。那时候,你们连让外嫁的闺女过不好可以回娘家的话也不敢说。眼下可倒好,过的好好的就先嘱咐,咱不怕和你们婆家对着干,敢真磋磨咱家姑娘,和他和离,让他滚犊子。”第七百八十七章下一站更精彩(二更)葛二妞听完翠兰这番话,拍着女儿手说:“唉,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要感谢你三哥。你三哥就是咱家的底气。”眼下他们宋九族:有底气养得起和离回家的姑娘。有底气敢找磋磨咱家闺女的人要说法。更有底气,让过不好回娘家的姑娘能寻到营生,家里买卖不少,做什么挣不来饭钱养不了自己?还有一点,是隐秘在宋九族中老年妇女们心中,不能对外人道的想法:自从李秀那样拉拔孩子有拖累的都有进士老爷相中,老太太们总觉得,和离被休也不至于是什么跳井活不下去的事,谁离不开谁啊?你是太阳呀,备不住下一家能更好呐。后院,自家的烤炉房里。现在村里有烤炉房了,做列巴在那面。马老太的二儿媳朱氏也边归拢东西,边也难得的在嘱咐刚当新娘子不久的大丫。“匆匆给你嫁过去,到底还是听了隋家第一回定亲的日子,那你说我当初不是成了瞎掰扯?你还是给他家种了地。”“娘,可我没晒黑,更没干什么活。就收稻子那会儿去地里给短工结算银钱,那不是我公爹和夫君他们忙嘛,他们买卖好,三叔也得银钱。”“你那个,那个在家挣的银钱,你怎么个说法?”朱氏说到这,斜眼瞅大丫。大丫说:“娘,我眼下用不着,自然是存放在你那里。我看大伯奶家的翠兰姐,到紧要关头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