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0 (第2/3页)
时地利人和,讲究运程。孟大人要是没被皇上训,他可能会老学究到底。可是他刚被训,就觉得不能将这份争议大的卷子直接批名次。要总结上次的经验教训,争议大的还是由皇上说的算吧。皇上又不是不来,一会儿就赶来了。最主要的是,杨明远试卷中的“恩师”,还有表述的所思所想,总结出来,就一个观点,为官者要为皇上、为朝廷、为百姓着想。老孟觉得这篇不一样。别看这篇争议大,但是性质完全不一样。“皇上驾到。”所有官员急忙整理好官袍,跪地迎接。“批的如何?”孟大人就将各批卷官挑出的文章,弯腰双手呈上,“回皇上,这里有几篇争议较大的,需要您定夺。”皇上瞅眼孟大人。能看出来这几日,孟学士又干瘪清瘦了不少。心想:争议大的,你不用帮朕定了?皇上坐在上书房最前方。这一翻阅,还别说,真有几份让皇上很是出乎意料的。其中之一,就有丁坚的文章。丁坚答卷时想着,既然这份试卷的笔者都能写到这个程度,那他还有什么可不能答的?皇上要想让他们批判不赞同这些观点,完全不用如此大费周折。很明显,皇上要听更言之有物的,要听实用的。由于出身高,见得多,丁坚在宋福生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写的更加全面。还有一位是来自五台山的贡生。这位贡生年纪偏大一些,五十多岁的年纪,写出的文章让皇上挑了下眉。只是一听长的不咋地,年纪又大,主要是年纪大,心中略微遗憾。最后一位就是杨明远的试卷。皇上全部看完。看完端起茶杯,沉默的低头喝了几口茶,吃了两块茶点。看来朕差些又遗落一位好官,这位考子的恩师是谁?皇上接过李德全递过的帕子,擦了擦手,拿起御笔,郑重的刚要落笔。孟大人忍了忍,实在忍无可忍。他太紧张了,这可是三甲,落笔就定,不可随意啊皇上。孟景遇上前道:“皇上,臣以为,这份试卷的贡生最后写跑题了,在定夺时,需要考虑进去。”你给朕闭嘴。本来刚才朕还想着,让你主考过后,回府休养两日,瞧你瘦的,麻杆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