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32 (第3/3页)
不统一,早晚不还得有荒乱吗?到时老百姓更遭殃。假设一下,也不知道这项万一施行,要是逃荒者们还知晓是他提的意见,会不会有好些人大骂他。来,人活一世哪有不被骂的,让我们来看看下一道大题。对军队的政见和意见,有那些方面,你认为需要改善。宋福生心想:或许别人没话,那他可有的说啦,这两张纸够不够写都不一定。宋福生写道:他有幸在仓场衙任职,有幸给定海将军运过粮,有幸和陆家军上过战场,那场近些年来,最著名的战争……可想而知,阅卷的考官们见到这么一份卷子,先不说答的好不好,能不能先风中凌乱?你说说,这名举子,年纪轻轻的,他咋就经历那么多呢。宋福生的论点:后勤困境,会让任何大军、任何大将都变得脆弱不堪。他举例五万军十万众,非常专业的罗列出一系列数据。先写行军速度,随后写一轻装男子每日十两,60日需要多少石,几名民夫运的粮能养一名士兵,驭畜运输一驴负重多少,几头驴运去的粮食能养一名士兵存活多少天。所以他第一个建议就是,不止边境要有仓场衙,不止主要城池,最好各地都要多多设立,减免运输成本。后勤续航能力加强,粮仓线路越长,行军才能更兵贵神速。第二个建议就是,加强后勤管理。这是他在真正的战场上发现的弊端。给运的箭炮,那有的都不对型号,后来用不了的又随船拉回来,武器配备乱七八糟。也赖这古代武器不统一。因为士兵们是归属于各大将军,有些重要武器也是各大将军私藏,算是他们私人的制胜法宝。不像现代,武器库统一管理,大家拿的都是一样的。或者是不一样,在补给运输前,后勤这里也能知晓要运给哪只队伍,哪只队伍会用到什么箭羽,弩是多大的,配什么箭,那只队伍用的是什么炮,炮身是什么样的,配圆炮还是长炮。啥也不懂,就是瞎运,粮食能乱吃,炮能乱用吗?它也不响啊。这就涉及到宋福生的第三个以及第四个建议。第三个建议他写出来要是施行起来,陆畔都不会开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