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_分卷阅读58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8 (第2/3页)

去寻四个和他一起考秀才的学子,互相担保,有一人敢作弊违纪,或是身份不实,其他四人卷子就作废。

还需要递交另一份保结文书,叫“结状”。

需要邻里、族人作保,证明家里是良民,不是贱籍,有参考资格,家里人口都有谁,没有犯法的人等等。

像她三儿不参与童子试,直接去考秀才的,凑齐这两份保书无需递到县里,直接递到主考“秀才试”的奉天府衙,考试地点就设在府衙大堂。

为何一定要先递具保书呢,

老太太听那小伙子讲,因为要拿这两样担保文书去换取“票据券”,没有票据券,到时进了考场不给发卷。

人家是按照那“票据卷”出多少份的卷子。

所以说,你要是在考场由于紧张污了卷,给墨打翻了,不好意思,没有新卷给你了。

你要是具保书递晚了,想着进考场现递换取卷子,不好意思,没准备你那份,回家吧。

这是马老太第一次认认真真打听科举里的事。

以前三儿考童生试时,她也想好好陪着,仔细给准备,可是那时有心无力,多一个人去县城陪考就多一份盘缠。

用小孙女的话讲,她三儿是未来的花骨朵,当娘的咋不想好好护着呢。

如今,终于又有了机会,终于盼来这一天。

她这回定要陪着她家“花骨朵”,给准备考篮,在外面等,考几天等几天。

从早上赶考前的那顿饭,她就要让儿吃上最热乎的,而不是当年考童生,肚里冰冰凉,进去考好几天,就带俩馍,出来累的不行还要去挤大通铺。

站在离马老太不远地方,有一名妇女也在心里掂掇给儿准备啥。

其实这名妇女都蹭听好一会儿了,她不识字,马老太问那些小伙子,她就跟着站后面听。

她就是“杨康”的母亲。

刚才看见贴出告示真恢复科举,连日子都定了,她还在这里激动到偷偷抹过眼泪。

日子苦,苦的她终于有了盼头。

“儿呀?”这名妇女,拎着一大包从裁缝铺领回的缝补衣裳激动的跑回家。

帮人家破的地方补朵小花小草能挣银钱。

“你快别抄书了,恢复科举,这是真的。”

说着话,妇女又落了泪:“你先别惦记去京赶考的盘缠,娘给你挣,前面秀才和举人要是考不中,还寻思什么进京?你别死心眼,实在不够,娘就将这小院卖了,咱家日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