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83 (第3/3页)
一怕惹毛小孙女,二怕惹毛事后知晓的三儿。然后又不能悄声回了家就拉倒,为表诚意,得打个招呼,写封信送到国公府。老太太觉得自己的字再难看,也要亲自写,再让三儿媳给装些白辣椒带去。另外,明日她让二丫教她,她再亲手做个圆蛋糕,写上“一帆风顺,一路平安”什么的,连同信一起送去。老寿星要去京城啦。就这信,马老太写了半宿,几次重写,给纸揉成团塞兜里。纸还要留着烧火哪。第六百零六章你是不是故意的?与此同时,陆畔回到府中。他制止秦嬷嬷进屋通传,正在珠帘外,听祖母与母亲谈论对茯苓祖母的感官。他听到祖母说,关于自己几次出手帮过那伙人,根据茯苓祖母话里的意思,那伙人对他的心理是:不论他身份多么显赫富贵,帮是情分,不帮才是本分。而他这位“大官”品行好,选择了几次相互他们,所以那伙人很是记得那些恩情。一次次累积下来,厚重到,使得他们义不容辞的去给他送粮,当时没有人退缩,只有许多妇人家担心的落泪。这是对他。还有关于“千里马。”原来祖母竟知晓宋叔开镖局那事。今日也就问了茯苓奶奶:“听说你三儿要开镖局?”茯苓奶奶回答,除了路途远,有些惦念担心,其他方面倒是挺赞同拉起这样的买卖,因为这里面存有私心。说她有亲属在老家那面扔着,是姐姐家的那些子女。要靠自己,或许一辈子也不会再回老家了,是寻不到的。要是三儿子他们有机会能押货回老家,备不住能帮她寻寻。如此牵肠挂肚,茯苓的奶奶虽然没与祖母讲具体原因,却用了一句话老话概括:“遇难不要寻亲,寻到了就是极好的亲人,要放在心口窝里。曾经我就遇过难槛,是那位姐姐帮我迈过去的。民妇眼下过的还成,就想着去寻一寻她的子女。”祖母此时在对母亲说:“你听听,是不是厚道人?咱们这些年,见过了多少高门大起大落,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那些读圣贤书的,又有几人去真心援助曾经挚友的儿女?那些读圣贤书的,会讲许多大道理的男人,却不如一介民妇懂知恩图报、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