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7 (第1/3页)
的碳,对的,他们要钱,因为合适。别小看这些补助费,加在一起比月料(工资)高出很多,翻了倍。后来的官员,即便心里不差那点补助银钱,也不可能推翻这个决定。毕竟在古代,有的官员认为清廉和吃苦是划等号的,个别官员家里明明条件挺好的,也不会在办公室多放几个铜炉取暖。在办公室里搭炉子让小厮炝锅炒菜就要更是不可能的,认为是极其失礼。只可带做好的,垫垫肚。所以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仓场衙后院目前只有一个公厨,一个吏厨,没有官员用饭的厨堂。公厨是给仓场衙后院那些干活的人准备的。就是给口干粮,给点热清汤,让那些人维持住体力不停搬货运货。吏厨就更好理解了,给那些当值的衙役准备饭。但是,即使是给衙役,仓场衙也是只管朝食和夕食两顿饭。一般去吃夕食的,都是晚上要值夜站岗的衙役。早上去吃朝食的,都是早上官员们在没到之前值班的。也就是说,上一整天白班的衙役们到了中午也挨饿,饿了只能吃自己从家里的带来的吃食。这仓场衙离城里还远,不像其他衙门口当值的,中午下午利用换班时还能去街上买一口。至于仓场衙这里的两个厨房,一个公厨一个吏厨,所有的开支是由仓场衙内部自行解决。这不嘛,这里的官员们就要省,省下开支银钱到了年底,他们就能将没用完的银钱分红了,这叫伙食尾子。伙食尾子,很多。像魏大人、宋福生宋大人等,这几人都能分到钱,彼此心知肚明的灰色收入,级别越高分得越多。那么作为领导,给那两个厨房肋的那么紧,平日里就更不可能有奢靡之风了。再一个,官员们也不可能自个带饭去“公厨”和“吏厨”热饭。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不是等于自降身价与那些人一个锅里搅饭?有的官甚至会认为非常不吉利,一个锅搅饭,别被撸了官,成“小吏”。等级很是分明。所以说,热饭热菜,还没在办公室里炝锅现做不算失礼,对于仓场衙的“大官们”来就讲,真的很“宝贵”啊。“好辣,嘴麻,真香,”魏大人一边在自个办公室里吃,一边评价。宋福生是在自个办公室里,又一次被富贵惊呆。“早说呀?早知道多带点饭,没事,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