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3 (第1/3页)
后,你们先行一步,将我们这伙人留下了,我们就自己赶路,不知是否有印象?”宋福生才说完,这名官差的头,就皱眉看向手下:你还干过这种事?这位当初建议扔下宋福生那伙人的官差脸色通红,发现头和同僚都在看他,急忙抱拳,想解释:“当初?当初是?”是的,他想起来了,难怪看宋福生有点面熟。宋福生脸上倒始终带笑,打断道:“我只是想问你对我有没有印象,有就好办了。我是想向你打听打听滕头,当初要是没有他特意寻我,告知之后怎么走,我们不可能那么快就到达奉天城。一直对他心有惦念,不知他此时身在何方?还有,不知你是否记得在这城门处的徐主事?”这名官差还没回答,他的小头领就告知宋福生,滕衙役一直在下面征粮。宋福生瞬间了然。其实越往这面走,越能感觉到百姓苦。连续被征粮、被征兵、被征徭役。可以说,奉天城百姓的日子,是他途径这么多城池中最好的。而奉天城下面普通百姓里,任家村的日子又是最好的。即使任家村家家过的尚可,村里也已经有十几户人家在这时节靠打渔、靠野菜、靠山上的野果子饱腹,不舍得吃粮。就可想而知,其他各城的百姓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苦日子。“至于徐主事,他和你一样。”“噢?”官差的头领告知宋福生:幽州城,边境城池,这里运输压力最大,人手不够。徐主事就被调走在带队送粮。因为押运几千人的送粮队伍,必须是有品级的官跟着的。看宋福生就能知道。所以一路上通关,宋福生带队这么多人,无需多言,各城池的衙役就知晓他是个“大人。”取回卡过戳的文书,嘱咐见到腾头一定要带声好。宋福生正要带领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城时,那名曾经扔下宋福生那伙人的衙役,忽然抱拳道:“万望您海涵,当初有不得已的缘由。”宋福生扭头冲他点点头,像相信了似的,毫不介意。出幽州城了。九族的男人们就没有一个不回头看城楼的,一个个都情不自禁的回想去年。大郎告诉同行的小全子:“那时,这两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