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8 (第2/3页)
>第五百零七章征途漫长,带雷前往这就弄的村里有些人家找上了门。在他们眼中,是有危险,在家呆着能平安,但在家呆着也没有出息啊。河对岸那伙人眼看着就要有出息,和普通被征送粮的民夫可不同,几次重用后,不得当官啊?听说正式押运官九品呢。当了官,那就不再是农,对于普通农民来讲,等于一步登天,换了门庭。第一家找上门的是任三叔。任三叔对宋福生说:“团长,你看我是不是一直挺支持你,能不能让你三哥你大侄跟你们一起。”“有危险。”“富贵险中求。”给宋福生逗笑了,“三叔,和那些没关系,我们是推不开。要是能拒绝,你信我,我们这些人一定是在家老老实实种地,不要这种险中求的富贵。您家日子过的不错,什么富贵能比得上您孙子好好的。”实话不能告诉别人,我们这是没招了。用阿爷的话就是:咱们承了小将军那么多情,没有小将军,咱们就是偏远地方的军户了,这时候军户的日子可不好过,照样被抓壮丁上战场。所以说,咱不能玩嘴,咱们这些家欠的情,总要还的。要由我们自己来还。就为这事,那些老太太哭成啥样?马老太在刚得知那两日,给宋福生骂的狗血淋头:就没见过她三儿这么傻的,没被征走,却要自己送上门。主动去偷路线图,非得要知道小将军去哪,非得要去给送粮,人家缺不缺啊你就去?人家可能啥也不缺,是三儿缺心眼,还带着俩哥一起缺。小将军顺手帮一帮的小忙,她们这伙人却要涉险拿命去还。后来老太太们不得不想开,因为管不住家里的小子们了。儿子们都当了家,也不听她们的啊,都听宋福生的。上回没去押运的,很羡慕田喜发高铁头他们。句句离不开感觉那十几个人回来后气势不一样。这回一听,还是给小将军送粮,个个直嚷嚷着,要走一起走,一开始,一路走,就要一辈子。但是以上这些心理变化,在宋茯苓看来,其实还是她爹有绝对权威的原因。她爹决定要做什么,大伙甚至不问原因就执行、不停执行、完全执行。这个团已经抱紧到了这种程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