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_分卷阅读47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2 (第2/3页)

马老太扭头看向二儿媳:“朱氏,那你洗完这些衣裳就去拔草。”

朱氏:我只是来看看热闹,这怎么就成我拔草了呢,我洗完还要煮饭去山上送饭:“娘,我也有点……”

没有人听朱氏解释,马老太已经出了院子。

倒是钱佩英搭理了朱氏:

“二嫂?”

“干啥。”

“麻烦你,帮我跑趟腿,去村里二牙子家问问,他家今儿网没网到鱼,网到了让他挑最大的给我送一条,我给银钱的那种。”

村里二牙子家有名的特困户,人口最多,存粮最少,基本上天天起早下河捞鱼吃,不像村里有的人家,忙起来有时会放过河里的鱼,去大地直接干活。

那家人不行,全靠这时节用鱼当粮食,那天天吃,一天几顿也够难咽的,听说都不咋舍得放盐,就寻思吧,那能好吃吗?

但就二牙子这样的人家,去和外村的中下等户也比得起。可以说,任家村的日子和外面比较,日子还是很好过的。现在这时节,守着山,守着河,还守着熬奶豆腐能挣到银钱的活。

村里人觉得幸福感很浓,幸福感一上来,心态都变得很平和,也很知足。

钱佩英寻思买条鱼,给闺女熬个鱼汤补补脑。

朱氏再次无语,合着接过你拔草的活,还得给你跑趟腿是吧?

“晓得啦。”

而屋里的宋茯苓,坐在炕桌前,始终一边看手机对照着,一边手不停的在绘图。

她很放心。

知道老妈懂,不能让人随便进来打扰她思路。

老妈也一定会在外面守好门的。

宋茯苓捶了捶腿,盘时间久了腿麻,站在炕上又活动活动,掰了掰腿。

其实在炕下支桌子,像写字台似的坐着写是最舒服的,但是地上堆的全是粮食,只留有走路的一条过道,支不了桌子。

他们这些家,家家各屋都是这种情况。

有时候也觉得,还帮别人呢,帮这个帮那个,自己家过的这日子还在对付,是有很多事需要忙的。

但是……

宋茯苓只活动几分钟又重新坐在炕桌前,接着对照手机绘图。

要先将老爸拍下的这些照片全部画到纸上,总不能让老爸时不时拿出手机看图吧。

她干的是户部至少三名工作人员加在一起的工作量。

从早上一直到中午,钱佩英进来过两次。

一次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