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9 (第1/3页)
突出该多好,那样的话,即使都不会拿针线也没问题。她们给缝呗。此时,村里跟着一起过来送奶豆腐的婆子们一听,不止画,还琴棋书画?都没敢质疑,你看人家奶奶那副骄傲的神情,就知说的不假。九嫂子:啧啧啧,团长的闺女,将来不得比她大孙女嫁的还好啊?大白胖娘们翘脚望了望:“大娘,听说人家都画花呀草啊,那你小孙女坐大地里那是画啥呢。”其他婆子们:“是啊,大地里有啥可画的?”王婆子抢过话,一脸你们没见识的样:“那叫写生。”王奶奶你可真棒,听蒜苗子瞎嚷嚷提一嘴就能记住。宋茯苓确实是在画一幅纪实图,任家村的劳作图。大地里,好些汉子在种地。画里,有的汉子在捶腰,有的汉子始终推着宋福生改良的农具。有的汉子在用脖子上的巾子擦汗。也有汉子一边手不停拍打着土坷垃,一边站在拢沟里回眸瞅在认认真真描字的小娃子们笑。每天,宋茯苓画画就是小豆包们描字的时间。之前,甭管上课多闹得慌,到了要费纸费笔墨写字的时间,小豆包们都会很安静地坐在矮木凳上,将课本放在用大凳子当临时课桌的“小桌子”上,一个个古代小孩在认认真真地写。一纸一墨都是钱,卖的可贵了,是爹娘挣的血汗钱。画里,离这片大地的不远处是任家村的河。河边筑起“摩天轮。”那摩天轮做的很粗糙,一看就知那吸引风力的扇叶勉强只能对付用,绑舀水桶的绳子也很不均匀,纯手工打造。清凌凌的河水随着风车被搅动起来,哗哗的水,倒进流水槽。宋茯苓正在画天边残阳,一山松柏当背景。就在这时,送饭的妇女们来了。宋茯苓让小豆包们不许分心接着写,自己却停下画笔。眼神随着老妈、二伯娘她们赶着牛车的身影移动。妇女们艰难地在地里赶着牛车,手里攥着长鞭,车上装着一桶桶饭食。东北风哗啦啦的吹,吹乱了这些送饭妇女们头上的巾子。宋茯苓心想:她一定也要将这一幕画进去,画那被风吹起的巾子,画那些女人被春风吹皱的脸。画她们到了地头,敲着木桶,少了女人家的羞涩,只有爽朗的笑容,手里拎着葫芦瓢大嗓门喊道:“开饭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