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21 (第3/3页)
十块八块的,足够我和小豆儿用的了。”“现在我们买了房子,有吃有住,我特别满足了。”“别担心我,鲁盼儿,我和小豆儿过得挺好的。”仔细想想,蔡颖说的并不错,她确实更适合织毛衣,而且,一年能挣三百元钱,已经与国营企业的普通工人相差不多,娘俩儿又有红旗九队邮来的口粮,过日子还是足够的,如今又买了房子,鲁盼儿便笑,“那我就放心了。”“自从你到北京来,我觉得我比过去顺利多了。”“与我哪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你自己努力。”“不对,从你把房产局的活儿让给我之后,一切就好了起来。”走在一旁的杨瑾笑着指着周围,“你们注意到了吗?北京变化非常快,到处都在迅速发展。”“七八年初我回来上学的时候,北京与我离开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甚至还破败了一些。但是才两年时间,现在到处都在盖房子;新饭店,新商店多了起来;学校也开设了新学科;我们系申请了许多新科研课题……”鲁盼儿就笑,“无怪我一直觉得北京的机会多,果然就是多呀。”“所以连我也能挣到钱了。”蔡颖开心地说:“希望这机会一直多下去,生活也就更容易了。”不只他们身在北京感觉到了,就是别的地方的人也感觉到了。突然有一天,小郭背着一个大包来了,“听说北京文物局开了收购点儿,请了老师傅收货,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东西,给的价也不低,我就来试试。”都是老熟人,杨瑾和鲁盼儿最后离襄平县时还去找过小郭,拜托他帮忙照看丰收丰美,此时热情地接过他的大包,“拿这么多东西怎么不先写信?我们可以去车站接你。”“小心点儿,这里面都是瓷器。”小郭轻轻地将大包放在地上才说:“我是临时起意才来的,没来得及写信”杨瑾见他一脸疲惫,“先歇一会儿吧。”“先看看我带来的东西,”小郭虽然累,却不肯歇着,弯腰打开大包,解开包在外面的一张旧毯子,然后一层又是一层,“我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