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9 (第3/3页)
缩了回去。温钧竹此刻如遭雷击,面色惨白,冷汗热汗交流而下,朝服都浸湿了。旁人以为他怕李诫挟私报复,毕竟前首辅,家大业大,随便查查肯定能揪到错处。但温钧竹恨的是,这个李诫,生生抢了自己的头功!第121章李诫在奏折中,极力主张抑制土地兼并,彻底清丈全国土地,清缴查漏,做到赋税均平。他说,纵观历朝历代,从来都是富的少穷的多。如果穷的被逼得没了活路,个个憋着火,一旦有个旱涝灾害,这把火立时就会烧遍大江南北,若有狡诈之徒乘机而起,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次民乱,就是一次示警。再看他辖下的山东,去年花大力气清缴兼并的土地,农民有地种,根本不会造反,所以除了年初兖州那场乱子,山东绝大部分一直平安无事。李诫洋洋洒洒的一本奏折,用的都是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却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让人都找不到理由反驳。但早朝上的这些人,大多是既得利益者,没几个愿意清丈土地的。因此百官无人表态,个个垂首不语,一时间大殿内死寂得如一座荒郊古墓。温钧竹心一横,什么也顾不得了,从人群中站出来,打破了这诡异的宁静。他赞同李诫的意见,提请自查温家,做世家大族之表率。朝臣们一片哗然,谁不知道他和李诫是死对头,为何这二人反倒站在一起了?便有几个鼻子灵的官员,嗅到不一样的气氛,心眼也开始转了。皇上龙心大悦,狠狠表扬了一番温钧竹。见状,那几个官员立即附议,并自告奋勇请旨清丈土地。皇上脸色愈加和煦,对百官说,“清丈土地的章程需要仔细商议,这事交给内阁,一个月内拿出条陈。这一个月,你们都去查查自家的田地,有问题自行申报,该补补,该退退,朕不追究你们的责任。”当官的都不会太蠢,皇上的言下之意他们自然听懂了:若是过了期限被查出来,只怕项上人头不保!是以,虽各自有所不满,但明面上,好歹没人提出异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