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北静王_分卷阅读4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 (第2/3页)

亲故去后薛蝌是否要跟王府“重修旧好”,毕竟王府不比往日,前景相当微妙。

不过就算前途未卜,也不乏慧眼识珠之辈坚持往王府下注:成祖建文故事摆在那里。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又不是什么新鲜道理。

水溶这边橄榄枝已经伸了出去,薛家不可能不接着。

却说宝玉黛玉回荣府,老实向宝钗传话,令薛蝌从金陵赶来京城。

宝钗之后的日子里,得闲就默默思量:堂兄兄妹俩进京,她该如何应对。毕竟她深有体会,母亲哥哥遇上正事,怕是哪个都指望不上。

哥哥太年轻,父亲故去后,哥哥本就不能压服一众管事,进京前后糊涂事又……层出不穷,宝钗思来想去,都觉着哥哥族长之位不保——父死子继,目前薛家的族长正是薛蟠。

宝钗又何尝不清楚,哥哥接连犯错却不曾让族老如何严厉指责,根本原因便是哥哥有个好舅舅。然而等堂兄彻底靠山北静王府,纵然能留下族长这个体面,手中产业也会被剥掉大半。

到了那个时候,哥哥怎么闹,母亲如何哭,都是不顶用的。哪怕母亲去哀求舅舅,一样……不顶用。

进京两年不到,宝钗也是经历了不少,整个人都通透多了:舅舅只是舅舅,舅舅为他的儿女尚且要权衡,更别提时至今日只会给他惹麻烦的外甥了。

再说了,舅舅贵为一品大员,就算他应下母亲的请求,出手必然代价不菲。

想到这里,宝钗长叹一声,眉目总算舒展了些:好在如今她捏在手里的,全是父亲留下的私产,而非族产。摔些跟头,手里再不宽裕,万一哥哥能收敛一二呢?

她这边思量了差不离,大丫头莺儿掀了帘子,“见过太太。”

平素莺儿见到母亲,声音里带着笑意,这回……明显不对。宝钗腾地起身,循声望过去,就见母亲沉着脸,径直进门也不理会莺儿,而是一把拉住她的双手,气苦道,“我的儿……”

见此情形,宝钗有所预料,暗道一声“该来的总是会来”——这话她还是从宝玉那儿听来的,招呼莺儿赶紧倒茶来。

她若不出声吩咐,这丫头一准儿见势不妙,拉了其余丫头往门外守着去。

听见莺儿的应声,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