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5 (第2/3页)
的人实在气不过,把地下看热闹的都骂走了,遂紧闭起大门来。黛玉自听到水澜生死未明的消息,总不言语,只是落泪不干。紫鹃等人都陪在一旁看着,也不敢出声,心里不免各有所思,便都抽抽搭搭的,王府上下一时愁云惨雾。直到宫里传信来请,黛玉方收了泪去见了孟嫤妤。两人一照面,孟嫤妤见她弱质纤纤的模样,想要安慰两句却不知怎的出口,半日才道:“王爷的事还没定论,王妃别听了外头的话胡思乱想,横竖还有圣上和本宫在,一切自会有人照应的。”谁知,黛玉猛地双膝着地,含悲忍泣的磕头道:“求娘娘尽力一试,无论如何劝陛下派兵去接应王爷,就算是……我也要亲眼见了方信。”孟嫤妤听得心中酸涩,忙让婢女把人扶起来,温声的抚恤说:“王妃放宽心,本宫就算不说,圣上也会竭力施援,哪有看廉王困于西海的道理?”除了长久的沉默,黛玉便是满面木然,孟嫤妤看了都可怜见的,只得命人好生送出去,又吩咐了一会,叫王府的下人都尽心的照看着。孟嫤妤贴身的女官看这光景,正自不解,因问道:“廉王妃可是哀伤太过了,怎会在娘娘面前提起这个?”孟嫤妤却一个劲的摇头,深深的叹息了一阵:“你知道什么,她才是个明白人。如今南安郡王和廉王均不好,上皇那边肯定是不会同意再增兵了,她是怕陛下要弃了廉王,借此缓和与上皇的关系,方说的这一番请求。”黛玉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早先得到兵部的军情,永庆帝就命清点兵勇物资,做了增兵救援的打算。还没忙了半日,忠顺王就大摇大摆的进来,宣读了上皇的口谕,不准再往西海派一兵一卒,哪怕连失廉王和南安两位主将,也不可再白白牺牲士兵的性命。因西海战事不妥,永庆帝心内本来难受,今见忠顺王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往日对上皇有多少怨言,一时间都涌上了嗓子口。于是看见忠顺王出去了,便将龙案上的奏折死命飞出去,砸在侍立的太监跟前,厉声斥道:“都滚出去!”一排内侍均唬得战战兢兢,慌忙退到外边。倘或无水澜在侧,唯有北静王还可使,但这酸王素昔擅于笼络人心,坐言起行却远不及廉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