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_分卷阅读13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2/3页)

至于这些名目是真是假,那就不好说了!



    像是之前康熙南巡,在曹家住过,在李家住过,孙家也曾经参与过接驾,他们还负责给康熙修过行宫,因此,自然要按照高标准从户部支取相应的钱财,当然,那个时候不好在户部支,都是直接在织造衙门支的,最后被收归到户部了而已。



    然后呢,康熙年轻的时候,对于吏治管得也很严,郭络罗氏的阿玛明尚就是被抓出来的典型,后来呢,康熙觉得天下太平了,也该给下面的人一点甜头了!因此直接对着满朝文武,嗯,还有诸多旗人允诺,要是手头不方便的,可以去户部借点钱渡过难关。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担心康熙这是钓鱼执法呢,结果后来几个人试探着借了一下,发现也没人催着还,然后呢,大家就来劲了,国库这么多钱,每年还都有新的进账,不借白不借啊!所以,搞到最后,谁家要是没问国库借过钱,那根本就是异类了。



    就算是胤禛,其实前些年开府的时候,也是随大流借了几万两的,主要用在府里头的装修摆设上头。至于当初胤褆嘛,开府的银子还要额外修建了一个报恩寺,这可是不接受外面香火的,这些年报恩寺还在往里头搭钱,所以,到了后来,也得跟着借钱过日子。



    皇子里头,借的最少的反而是太子,不过,太子要钱,自然也不会以自己的名义,自然有其他人孝敬,至于这些人的孝敬来自什么地方,那可就不好说了。



    能在国库里头借钱的,自然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寻常的小官吏,就算是借,也就是意思意思,借个几十几百两,至于其他那些人,这个是曾经平过三藩的功臣,那个祖上开国有功,你这边是红带子,我那边还是王爷的亲家呢……



    胤禛光是看着那些借条,还有一些人家用各种名目从户部支取银两的凭证,就很有直接推出一门大炮,将那些混账轰了的冲动。急用也就算了,但是你康熙二十几年借的钱,如今二十年都过去了,再急用也该还了吧!还有的呢,老娘过寿要借钱,父亲过世要借钱,儿子娶妻要借钱,女儿改嫁还要借,怎么脸这么大!你有钱娶小老婆,就没钱养活一家老小吗?



    胤禛将这些借条之类的整理了出来,然后一算,这些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