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记_分卷阅读25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5 (第2/3页)

事也不准家人再提,今上登基后修先帝在位时的史书,也是你祖父面谏陛下请史官勿提此事。臣子救驾原为本份,何况咱们胡家多年深受皇恩,每个胡家子弟都当忠君保国,为君为国而死,乃是胡氏子弟的本分。你祖父从未对家中晚辈提及此事,也令我等不可再提,就是担心家族子弟倘知晓此事反生怠惰之心。”胡清道,“你若不提,我也想不起。陆国公倒是消息灵通的很。”

胡源现在的存在已令胡氏家族蒙羞,胡安黎是他嫡脉骨血,对胡源现在的认知也只有一个,斩首以谢天下,更是成全胡家最后的名誉与体面。

胡源不死,胡家就会被他拖到更不堪的境地!

不知陆国公是出自什么样的目的将此事在御前挑破,但,陆国公此举是绝不会得到南安侯府的任何理解。南安侯府这样存活百多年的家族,它所经历的兴衰,看过的世事,远非赐爵不到二十年的陆国公府能比。

它的冷酷,也远在陆国公的想像之上。

胡清那双在南夷的战火与海风中淬炼多年的眼睛看向胡安黎,“跟着三殿下,未尝不好。只是眼下外头的闲言碎语会不大好听。”

胡安黎明白胡清的言下之意,胡清没有装什么兄友弟恭,家族向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胡氏子弟在南夷流血卖命,胡源原该在帝都主持大局,结果,胡源弄出这样的祸事!

不说旁人,胡清对这位长兄就成见极深。

胡清被南安侯派回帝都,便是有意让他在御前磨练,以后接替世子之位的!

不得不说,胡清与胡安黎都是明白人中的明白人。

难得的是,二人皆有心胸,方有今日相处融洽。

眼下局面,胡清不能出面,他是穆宣帝新立的世子,对于胡源之事,胡清最好避嫌。

要出面的是胡安黎,只有胡安黎才能亲自执笔书信给南安侯。

此事,能决定的只有南安侯。

南安侯可以大义灭亲,因为他是胡源的父亲,父让子亡,子必亡。

胡安黎则会因此终生为人所诟病,哪怕在胡清看来,胡源这样的简直枉为人父。但只要有父子名义在,胡安黎便要受此谴责。

胡安黎是写好书信方去见的穆安之,穆安之听过来龙去脉,也不禁道,“南安侯倒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