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_分卷阅读17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3 (第3/3页)

弟,人家吃饱了撑的把女儿嫁过来,又没实惠还一堆的规矩,闺女被欺负了娘家都没法出来给撑腰……好吧,莘王比他的儿子们的情况强一点儿好一点儿,可是谁不知道莘王府都给烧了,官家虽然出了重建费用,可是比起其他的王,啧啧,家底儿被烧空的莘王绝对是个穷光蛋!这种没权没钱娘死爹不疼,没实权还穷的叮当响的王爷,嫁他还不如嫁个高官子弟呢。

想到这里,燕王心里嘀咕,我这个侄儿不会穷疯了,所以看上了人家妹妹嫁妆多吧?这孩子简直笨的没边儿了。一个才发家的卖胭脂的,再有钱能有钱到什么地步,开封的富商巨贾多得是,怎么挑中了这么个小财主?

这事儿也难怪燕王嘀咕,李想的妹妹在开封也有点名气,可都是关于她遇事不慌,心地善良的……这种优点,当母亲的选儿媳妇是会认真考虑的,但是青春少年郎,有哪个在意这些?

其实别说李想觉得突然,这婚事订的,连燕王都觉得突然。

因康王赵构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其生母韦婉容便向官家请求,为他择一名门淑女做王妃。官家听罢觉得有理,又想起还有好几个孩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纪,十一皇子祁王赵模,十二皇子莘王赵植,还有两个仍住在宫中没有封王的十三皇子赵朴,十四皇子赵棣,这四个都是十五六的年纪,虽然成亲还有点早,但也到了定亲的时候了。

比较悲催的是出了赵构,另外几个人全都是没娘的孩儿!官家本来就是不爱操心的,除了赵构那里因为母亲还活着所以有个把关的,别的几个,官家想想就觉得麻烦。所以便交代大宗正司去操心这个事儿……燕王郁闷死了,我自己一沓儿儿子还愁新妇的问题呢,你居然还让我给你儿子找新妇?你多操点儿心会死么?正好宫中有宴会,身为官家弟弟的燕王参加了,便半开玩笑的问几个适龄的的皇子们,叔叔要给你们选新妇,你们好歹也说说自个儿想要什么样儿的新妇我才好给你们挑啊!

赵朴跟赵棣的生母都是品级比较低的女子,去世的也早,连带着这俩人在宫里也比较像小透明,自然是不敢说什么,只说父亲做主就是。祁王赵模比较牛掰一些,虽然他的母亲也不在了,可是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