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9 (第1/3页)
个英明皇帝的清朝(1644-1911,后几十年列强就来串门了)短几年呀?可能许多人认为这些说法太主观了,那么大家可以去看看利玛窦留下的文献,他来的时候是万历时期,已经是明朝不怎么样的时代了,四十年后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可是看利玛窦的描述,那时的明朝市井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杭州扬州京城等大城市是如何的富庶繁荣,百姓的物质生活不说,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正常的,没有病态和奴性。再看看马嘎尔尼于乾隆朝时来的描述,他甚至直接预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大家自己对比吧,可以看出些端倪来了。明朝离我们年代久远,可是明朝基本所有文学都留了下来,等等;而清朝离我们相对近些,一部却残缺至此,倒还在。因为明朝兴起的市民阶层,有闲钱有闲兴买两本家里读着乐乐,文化产业(书局书摊)普及,可是清朝文字狱盛行,哪怕有钱人也不敢随意乱藏书,搞不好就被牵连了(藏匿**也同罪,不过藏书的人可能不知道那本书违禁,因为文字狱受害者大都死在章节字眼上);直到晚清时代,满清统治者钳制日松,才出头。【清朝写也是高危行业,偶要是在那儿打死也不敢写小白文的,乃们也不要看呀,可能会被抓去蹲黑牢子的。】最后,如果目前官方史料记录的没错,应该是明朝比清朝有钱,因为明朝的海外贸易和手工业比较发达。第63回早春二月,一冬的积雪渐渐化去,地上一个硕大的银鎏金字双寿双耳鼎炉却还燃着银丝细炭,烘的屋里暖洋洋的,床头的莲花梨木小翘几上摆放了三四个盛汤药的碗盏,一色的浮纹美人绘粉彩石青宫窑瓷,床边放着一滑搭着玄色豹纹毛皮的椅袱的太师椅,上头坐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神情温和,颌下蓄短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