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2 (第2/3页)
笑:“我知晓,所以我这不是来清河修城了么。此刻就让我称您为先生罢。先生显然心里也有想法,而我也有计谋。只是消息不够细,形势还不够准。我几日还不会离开清河,您也别再让我火烧连营似的来敲门。此事可商议,后头有更多事要商议。”桌对面,崔鹏昉两手撑在地图上,缓缓道:“你来的太巧了。当然刚弱冠能有如此才能,是你如今占领河朔的主要理由。但你攻下的城池、出现的时间等等,都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长久谋划的。归顺朝廷的事情,你绝不是最近才考虑。你是何人之子或之徒出世的么?有高人指点你?还是你背后有人早早揣着一统的心思?”崔季明看着话已经说的差不多,清河小房显然是不会再坐以待毙了,她轻笑道:“指点我的高人早已不在。想继承那人几十年的忠魂,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不过是学了些皮毛。您不必多想,路是我一人走出来的。”她说罢,点头行礼,朝外走去。崔鹏昉看着地图上崔季明所拥有的藩镇疆域,越想越觉得心惊。为何几镇共同争夺的地方,短短半年,就让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野将打下来了?单他不打濮州,不吞郓州、德州,而非要北上打相州、贝州,就足够看出她行事的计划性。不是那种打仗如何并军突袭的计划性,而是对于自己每一步怎么走,怎么养兵,如何不跨黄河而保障不被郑裴两家围攻,又如何保证自己藩镇的疆域不会因为贪婪而过于狭长,如何才能将每一步都走稳——她都有仔细考虑。她步步为营,河朔一带的形势,不是因为哪里好打容易打她才打下哪里的。而是因为哪里要打,哪里必须打,她才出手。崔鹏昉猛地抬起头来,那位年轻的季将军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影壁之后。身边小童撤掉崔季明刚用过的杯盏,刚刚的锦衣老者和其他几个崔家男子都从侧间走了出来,沉默地站在两边。崔鹏昉松手,顿坐于地,叹:“……清河自诩天下名流,这一代,为何没能出过像他这样的少年郎。若是能有这样一个崔家子,清河或许也不至于是今天。”崔季明走出大门,她的近千士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