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7 (第2/3页)
将大批百姓迁至和州的消息递给南地各大商户,那些前两年靠着冻灾救济而赚了一笔的富商,各个带着粮米与大船而来,抢的是三门生意。粮米出售,必定是最先的。宣州城内百姓不像是村中农户,两税法实行以来,这批人都是以钱纳税,家中好歹都有存银,买粮米肯定不成问题。二则是船运生意,和州下游是扬州江都润州丹徒几座大城,不少人可能会选择直接从和州向下游走。在大邺以前还从未有过面向百姓的这种大型客运生意,谁都想先抢上第一波,然后可以直接带上富户去下游各地买地买房产了。三则是给那些没钱却有的是力气的贫农。长江下游的耕田很多都是最近十来年才开发出来的,永远都是地足人不够,应该会有各地的地主直接来和州招人,愿意签订几年租佃契约的,便直接拖家带口用船接走。大邺如今虽然危机四伏,却也跌跌撞撞的往前跑,无数新生的事物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哪里都需要人来做事。崔季明觉得自己带如此多百姓来和州,起初是为了良心,但他们这批人也必定能让和州与长江沿岸在一段时间内更繁荣。她怕的是,既然行归于周有意为之,绝不可能轻易罢手,流民大潮北至苏州,南至东阳,如同一块抠不下来的膏药贴在这里,朝廷不知道是打算怎么打压,但若是兆在此时起兵,南北同时事变,怕是大邺也要支离破碎。崔季明急切,殷胥心中也不会比她好到哪里去。二人打算到和州稍微一落脚整顿后,便打算快马前往长安。崔季明却没想到在和州城内遇到了崔舒窈。她知道舒窈如今神出鬼没,她在南地很多州县都有宅子,为了方便做事,只带三五个奴仆,便在大邺四处乱跑。毕竟前头有个行事吓死人的大姐,她这样四处乱跑的行为,崔式居然也没太训斥她。博陵与江南的几处本家,总有些长舌老夫子喜欢管人家姑娘啥时候嫁人,品行如何。崔舒窈的样貌才情当年在长安也是出了名的,有些总想让崔舒窈好好盘算一下婚事的七大爷八大叔,竟托信给崔式,要他管管闺女。崔式直接把信扔给舒窈,崔舒窈一句“关他们屁事”,气的将书信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